成都VS重庆返税政策大起底,选对城市,省下的真金白银够买套房!

老张在成都开了家软件公司,李姐在重庆经营着网红火锅连锁,上个月同学聚会,两人聊起税收返还,都觉得自己城市政策"最香",老张说成都返税快、力度大,李姐却说重庆门槛低、覆盖广,俩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异口同声问我:"都是西南双子星,到底谁家返税更实在?"

别急,今天咱们就掀开"政策锅盖",看看这两座城市的返税底料到底有啥不一样!

底层逻辑大不同:亲儿子VS干儿子?

  • 成都:副省级城市的"精打细算" 成都作为副省级城市,财政相对独立自主性较强,说白了,地方自己口袋里留的钱(地方留存部分)怎么花、怎么返,自己有很大话语权,成都的返税政策灵活性高、创新性强,经常能搞出些"人无我有"的特色优惠,比如针对特定产业园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超级VIP返税包,但正因为灵活,政策也变化相对较快,需要企业时刻保持关注。

  • 重庆:直辖市的"一盘大棋" 重庆是直辖市,财政直接与中央挂钩,管理更集中统一,它的返税政策往往体现全市层面的战略布局,比如重点发展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政策稳定性通常较好,一旦出台,执行周期相对较长,但灵活性稍逊于成都,区级层面的自主权没那么大,"一刀切"的情况偶尔会有。

成都VS重庆返税政策大起底,选对城市,省下的真金白银够买套房! 成都重庆返税政策差异 第1张

真金白银大比拼:谁返得多?返给谁?

  1. 增值税 (企业最常见的"大税种"):

    • 成都: 地方留存比例是50%,返还力度非常诱人,最高能返到地方留存的70%-90%!尤其是天府新区、高新区这些"亲儿子"区域,对重点企业常常一掷千金,但注意,想拿到最高档,通常有较高的纳税门槛(比如年纳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和严格的产业要求(比如必须是高新技术、金融、总部经济等)。
    • 重庆: 地方留存比例同样是50%,主流返还比例在地方留存的30%-60% 之间,虽然最高比例看起来比成都低,但门槛相对亲民,像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对很多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也敞开怀抱,重庆更强调"普惠"与"重点"结合,比如对年纳税额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即使不是顶尖行业,也可能有"阳光普照奖"。
  2. 企业所得税 (赚了钱才交的税):

    • 成都: 地方留存比例40%,返还比例同样"豪横",最高可达地方留存的80%甚至更高,特别青睐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在成都搞研发、做总部,税返这块是真香,但同样,想拿最高比例,企业自身"硬实力"得过关。
    • 重庆: 地方留存比例40%,主流返还比例在地方留存的20%-50% 之间,重庆对制造业、实体经济、解决就业多的企业尤为友好,如果你开的是工厂、做的是实业,在重庆更容易拿到相对不错的返税支持,政策更侧重于"做大蛋糕"和稳定就业
  3. 个人所得税 (高管和牛人的税):

    • 成都: 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下了血本,对于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如顶尖人才、领军人才)、股权激励对象,其工资薪金、股权转让所得等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32%)最高可返还90%以上! 这是成都"抢人"的核武器级别政策。
    • 重庆: 也有针对人才(如"重庆英才")的个税返还政策,但覆盖面和返还力度普遍弱于成都,地方留存部分(32%)的返还比例通常在20%-40% 区间,重庆更倾向于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安居补贴、子女教育等综合配套来吸引人才,个税返还的"单点爆破"不如成都猛。

谁能拿到?门槛与侧重行业大盘点

  • 成都:

    • 门槛: 普遍较高,通常要求企业年纳税额达到一定规模(如300万、500万甚至更高),或在特定产业园区注册,或是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等,对企业的"质"(科技含量、成长性、影响力)要求更高
    • 偏爱行业: 信息技术、软件服务、高端制造、金融业、总部经济、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经济(平台经济、流量经济等)。
  • 重庆:

    • 门槛: 相对多元,既有针对纳税大户的高额返还,也有针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较低门槛或普惠性政策(例如某些园区对年纳税几十万的企业也有一定比例返还),对"量"(投资额、产值、就业人数)和"根植性"(是否在重庆有实体运营、长期发展) 同样看重。
    • 偏爱行业: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能源产业、现代物流、大健康产业,对实体制造业根基深厚

实战案例:钱到底怎么省?

  • 年增值税缴纳500万的科技公司

    • 在成都高新区(按地方留存90%返):地方留存 = 500万 50% = 250万,返还 = 250万 90% = 225万
    • 在重庆两江新区(按地方留存50%返):地方留存 = 500万 50% = 250万,返还 = 250万 50% = 125万
    • 成都省更多:整整多拿100万!
  • 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00万的消费品制造厂

    • 在成都普通区域(假设符合条件,按地方留存60%返):地方留存 = 200万 40% = 80万,返还 = 80万 60% = 48万
    • 在重庆重点工业园区(按地方留存40%返):地方留存 = 200万 40% = 80万,返还 = 80万 40% = 32万
    • 差距缩小,成都略优。
  • 年个税缴纳50万的高管(符合顶尖人才)

    • 在成都:地方留存 = 50万 32% = 16万,返还 ≈ 16万 90% = 4万 (个人实得)。
    • 在重庆:地方留存 = 50万 32% = 16万,返还 ≈ 16万 30% = 8万 (个人实得)。
    • 成都碾压性优势!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巨大。

操作落地:别让好政策成了"镜中花"

  • 成都:

    • 平台: "蓉易享"等平台整合政策较多,但信息分散,需主动对接园区/街道招商部门。
    • 兑现: 流程相对规范,但审核严格、材料要求细致,周期可能较长(尤其涉及多部门联审的大额返还),与招商人员建立良好沟通至关重要。
    • 关键点: 锁定具体载体(哪个区、哪个园区),紧盯其最新招商政策,白纸黑字写入投资协议/扶持协议!口头承诺别轻信。
  • 重庆:

    • 平台: "渝快办"、"财园信贷通"等平台有集成,区级政策透明度差异较大
    • 兑现: 流程相对稳定,强调实地核查和持续性(如要求企业持续经营、达到约定指标),部分区域可能存在兑现效率波动
    • 关键点: 吃透市级主导政策和目标区县细则,特别关注对固定资产投资、解决本地就业、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要求,与属地经信委/招商局保持紧密联系。

终极选择指南:你的企业更适合谁?

  • 闭眼选成都:

    • 你是搞研发、玩IT、弄金融的科技型/总部型企业。
    • 你纳税能力强(年纳税大几百万以上不眨眼)。
    • 你手握核心技术或急需引进顶尖人才(个税返还太诱人)。
    • 你追求政策灵活性和最高返还力度,不怕"打怪升级"满足高要求。
  • 认真考虑重庆:

    • 你是做实打实的制造业、能源、消费品工业。
    • 你规模中等但稳定发展,能解决不少就业。
    • 你计划在西南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或物流枢纽。
    • 你看重政策稳定性和相对亲民的门槛,希望更"省心"地享受支持。
  • 两头都看看: 如果你处于中间地带(比如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务必两地具体园区都深入谈! 成都的"高新南"、"天府总部商务区",重庆的"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各自都有看家本领,拿着你的投资计划和税收预测,让他们"卷"起来,给你报个最优价!

返税政策就像订制西装——没有最好,只有最合身。 成都像一位眼光挑剔的"投资人",青睐高增长、高附加值的明日之星,愿意下重注;重庆则像一位稳重的"实业家",更欣赏脚踏实地、能带来稳定就业和产业链的企业,摸清自家企业的"气质",吃透两地政策的"脾气",才能让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包",实实在在落进你的企业账户!下次老张和李姐再争论,你就把这篇文章甩过去,让他们心服口服——省下的税钱,够给公司添几台新设备,或者请大家搓顿豪华火锅了!

成都VS重庆返税政策大起底,选对城市,省下的真金白银够买套房! 成都重庆返税政策差异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