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返还款项全流程入账指南
小张是公司的出纳,月初突然收到税务局通知:去年多缴了55.2万企业所得税,近期将退回公司账户!小张又惊又喜,但转念一想:这笔意外之财,会计账上该怎么记录?直接算成收入吗?会不会影响今年的利润?相信不少财务人员都遇到过这个“甜蜜的烦恼”,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处理讲清楚,让你轻松应对。
先搞明白:啥是企业所得税返还?
简单说,就是企业之前交多了税,国家核实后退还给你,常见场景:
- 年度汇算清缴后退税: 年终扎帐算总账,发现预缴税款 > 全年实际应缴税款。
-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后退税: 如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特定区域优惠等,前期按一般税率预缴了,后期符合条件申请退回多缴部分。
- 多缴税款的主动申请退还: 发现以前年度计算错误多交了税,在规定期限内申请退还。
- 税务稽查后确认多缴: 税务局查账后,认定企业多缴了所得税。
关键区分:返还 vs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 返还: 核心是“退”,退的是你自己多交的钱,本质是债权收回(税务局欠你的钱还回来了)。
-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这是政府补助性质,比如软件企业增值税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这是国家给你的额外“补贴”,不是你多交的,会计处理完全不同(通常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核心流程: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分录

重点来了!会计处理的核心是:这笔钱原本是你多交的,现在拿回来,要“物归原处”,调整它最初影响的科目(通常是“所得税费用”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场景1:本年度汇算清缴后退税(最常见)
假设:2025年5月,A公司完成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经计算,全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为120万元,而2025年各季度已预缴了150万元,税务局确认多缴30万元,并通知将予以退还。
-
第一步:收到税务局的《税收收入退还书》或正式退税通知(确认债权) 这时,企业确认了收回多缴税款的权利,但钱还没到账。
-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税务局) 300, 000.00 贷: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300, 000.00
- 原理白话: 税务局欠我30万退税款(资产增加,记借方),这30万是我2025年多交的所得税,它本来就不该交,所以现在要冲减2025年的所得税费用(费用减少,记贷方),这样,2025年的利润就更准确了(因为费用虚高了30万)。
- 会计分录:
-
第二步:银行账户实际收到退税款(债权变现) 几天后,30万退税款打到了A公司银行账户。
-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 000.0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税务局) 300, 000.00
- 原理白话: 钱到账了(资产增加,记借方),税务局欠我的债就清了(资产减少,记贷方),这一步不影响损益。
- 会计分录:
场景2:收到以前年度(2025年及以前)的多缴退税款
假设:2025年7月,B公司因更正2025年度纳税申报,税务局退回多缴的所得税25万元,这笔钱已到账。
- 核心挑战: 2025年的账早就结清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已经结转到“本年利润”,最终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现在退回来,不能再动当期的“所得税费用”,需要追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 重要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会计分录(钱已到账):
借:银行存款 250, 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50, 000.00 (过渡)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50, 000.00 (过渡)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 000.00 最后结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 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50, 000.00
- 原理白话:
- 钱到账了(借银行存款)。
- 这笔退税款本质是减少了以前年度的应交税金负债(虽然当时多交了,但负债已清),先贷“应交税费”是为了体现这个性质(相当于负债减少,但实际是负债的负数调整)。
- 立刻用借方“应交税费”冲掉它(过渡完成),同时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就是专门用来核算以前年度的损益类事项的调整。
- 最关键一步: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余额(这里是贷方25万)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相当于直接增加了2025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因为这笔钱属于2025年的利润),它不影响2025年当期的利润表!
- 会计分录(钱已到账):
场景3:退税用于抵减本年度或以后年度应缴税款
有时,税务局会问企业:这笔多缴的税款,你是要现金退回来,还是直接抵减你以后要交的税?很多企业选择后者,方便。
假设:C公司2025年汇算清缴应退10万元,经申请,税务局同意该10万元用于抵减2025年第一季度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
-
第一步:确认抵减权利(收到同意抵减的税务文书)
-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预缴所得税抵减额 100, 000.00 贷: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00, 000.00
- 原理白话: 和收到现金退税通知类似,确认我有权用这10万抵未来的税(资产增加),同时冲减2025年多计的所得税费用。
- 会计分录:
-
第二步:实际抵减税款(如抵减2025年Q1预缴) 假设2025年4月,C公司计算第一季度应预缴所得税为50万元,使用这10万抵减权后,实际只需缴纳40万元。
- 会计分录(实际缴纳40万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400, 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00 结转抵减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100, 000.00 (或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预缴所得税抵减额 100, 000.00
- 原理白话:
- 正常记录缴纳40万税款(借应交税费,贷银行存款)。
- 要把之前确认的“抵减权”用掉(资产减少)。关键在于贷方科目!
- 选择1(推荐): 贷方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这相当于我2025年Q1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就是40万(实际现金流出)+ 10万(抵减权)= 50万,分录体现为:借 所得税费用 10万,贷 其他应收款 10万,这样2025年Q1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在账上就是50万,与实际应纳额匹配。
- 选择2: 贷方冲减“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这会导致2025年Q1账上体现的所得税费用是40万(因为只交了40万现金),而抵减的10万没有体现在费用里,虽然最终总负债减少额一致(少交10万),但费用反映不完整。更推荐选择1,费用匹配更清晰。
- 会计分录(实际缴纳40万时):
必须牢记的关键点与易错陷阱
- 严格区分性质: 再次强调!多缴退还 vs 税收优惠返还(政府补助),后者(如增值税即征即退)通常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混淆性质会导致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都出错。
- 年度归属是关键:
- 退的是本年度多缴的? → 冲减本期“所得税费用”。
- 退的是以前年度多缴的? → 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最终调增“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期初数),不影响当期损益!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桥梁: 这个科目本身没有余额,它的作用就是把对以前年度损益的影响,安全地“搬运”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里去,期末务必结转干净。
- 现金流要匹配: 收到现金退税款,在现金流量表上属于“收到的税费返还”,通常列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抵减后续税款的情况,实际支付的现金减少,体现在支付税费的流出里。
- 税务处理同步: 会计上冲减了费用或调整了未分配利润,在税务上,这笔退税款本身是免税的(因为它本身是税基的调整,不是所得),通常不需要额外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务必核对税务申报表的填写要求。
- 完整保留凭证: 税务局的《税收收入退还书》、《税务事项通知书》(同意退税或抵减)、银行回单等,必须作为原始凭证妥善保管,这是账务处理和应对税务检查的关键依据。
- 报表披露: 对于重大金额的以前年度退税调整,可能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如“其他重要事项”或“期初留存收益调整”)中进行说明,让报表使用者了解未分配利润变动的原因。
实战案例巩固
案例:跨年度退税的完整处理
D公司于2025年8月收到税务局退回的2025年度多缴企业所得税18万元(含滞纳金?注意:退税本身不含利息/滞纳金,这里假设纯退税),款项已存入银行。
- 分析: 2025年度的账务早已关闭,该退税属于调整以前年度(2025年)的损益。
- 会计分录:
- 记录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180, 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80, 000.00 (过渡)
- 过渡结转,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80, 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0, 000.00
-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至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0, 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 000.00
- 记录收到退税款:
- 报表影响:
- 2025年利润表: 不受任何影响(不体现收入或费用)。
- 2025年资产负债表:
- 资产(银行存款)增加18万。
- 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增加18万(体现在2025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上)。
- 2025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在“上年年末余额”调整栏或“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栏,体现未分配利润调增18万。
企业所得税返还,看似是“天上掉馅饼”,会计处理却需要格外细心,核心就在于分清何时多缴(本年度or以前年度) 和 资金形式(现金or抵减),抓住“物归原处”的原则:
- 本年度多交的钱回来 → 冲回本年的“所得税费用”。
- 以前年度多交的钱回来 → 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中转站)。
- 抵减后续税款 → 视同支付了部分税款,相应确认费用。
吃透这些逻辑,再结合清晰的原始凭证,处理企业所得税返还的会计分录就能得心应手,清晰的账务不仅满足合规要求,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下次再遇到税务局的退税惊喜,相信你一定能从容应对,把账做得明明白白!税务处理就像拼乐高,每一块积木(分录)都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搭建出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大厦。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