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税收返还政策落地!税务总局最新通知这样执行(附操作指南)
“张总,听说今年税收返还政策又放宽了?我们去年退了80多万,今年能再多退点不?”
上周五,一家制造企业的财务小王急匆匆给我打电话,不少企业都在问同样的问题——2025年税收返还政策到底怎么变?哪些钱能退?怎么操作?
作为财税领域的老兵,我连夜梳理了国家税务总局6月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2025年第18号) 和各地配套文件,结合实操案例,把企业最关心的7大核心变化+5步申请攻略整理出来。
2025年税收返还政策“三扩围”,这些企业赚大了!
这次政策最大的亮点是 “退钱范围更广、门槛更低、到账更快” :
行业扩围:13个新行业加入“退税白名单”
- ✅ 新增行业:生物医药研发、新能源电池回收、智慧物流、文化创意设计
- ✅ 原有重点行业(制造业、批发零售等)退税比例从60%提高到100%
(例: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2025年留抵税额120万,去年退72万,今年可退120万)
小微企业“零门槛”退税
- 年销售额500万以下企业,取消“连续6个月有留抵”限制
- 个体户首次纳入退税范围,单笔最高退50万元
(政策原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8号第二条)
退税周期压缩至10天
- 电子税务局提交后,系统自动审核,无需人工复核
- 到账时间从30天缩短至最快3个工作日
警惕!这3类退税“雷区”千万别踩
税务局在文件中特别强调2025年稽查重点,这些操作可能被定性为骗税:
-
“突击开票”制造留抵
某贸易公司为退税,月底虚开500万采购发票,被系统预警冻结账户
-
用个人账户收退税款项
- 必须退至企业对公账户,否则需补税+滞纳金
-
混淆“即征即退”和“留抵退税”
- 软件企业同时享受两政策时,需分项核算(详见财税〔2025〕28号文)
手把手教你5步拿到退税(附截图)
以电子税务局操作为例:
- 登录系统 → 进入【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
- 填写报表 → 勾选《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申请表》(2025新版)
- 上传凭证 → 必传:采购合同+付款凭证+增值税申报表
- 签名提交 → 用CA证书或税务APP扫码确认
- 跟踪进度 → 在【服务提醒】中查看审核状态
💡 关键点:
- 系统自动带出可退金额,超过50万需补充资金用途说明
- 制造业企业勾选“先进制造业”标签,优先审核
地方政策加码:这些省份补贴“叠着领”
除了国家退税,地方还有“红包雨”:
地区 | 叠加政策 | 最高可拿金额 |
---|---|---|
广东深圳 | 退税金额×20%的数字化补贴 | 500万+100万补贴 |
江苏苏州 | 高企退税免审即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退税款×1.5倍效应 |
浙江义乌 | 个体户退税奖励首笔1000元 | 50万+0.1万奖励 |
企业最关心的3个问题解答
Q1:4月已交的税,现在出新政策能退吗?
→ 可以! 2025年1月1日起多缴的税均适用新政(需在2025年3月31日前申请)
Q2:退税款项必须用于经营吗?能还贷款吗?
→ 允许还贷! 2025年新规明确:用于经营周转、设备采购、偿还经营贷均可
Q3:公司有行政处罚记录,还能申请吗?
→ 非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如虚开)且已整改完毕,不影响退税资格
政策红利期只有180天!
这次税收返还政策执行期是2025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但各地财政额度有限,以去年经验,越早申请成功率越高,尤其四季度可能出现额度紧张。
最后提醒老板们:
1️⃣ 7月起检查账面留抵税额,优先退增量留抵(比存量多退30%)
2️⃣ 制造业企业立即更新税务系统“行业标识”
3️⃣ 所有材料留存备查至少5年
政策原文我已打包整理(含18号公告+28号解读+各省细则),评论区留言【退税】发你完整版,别让该进账的钱,卡在“不知道”上!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