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到账了!会计别慌,手把手教你做账不踩坑

企业所得税退回来了!会计怎么做账?看完这篇全搞定,附真实分录案例!**

当看到银行账户里多了一笔来自税务局的企业所得税退税款,作为会计,你是欣喜之余又有点忐忑?别担心,这笔“意外之财”的账务处理其实有章可循,今天咱们就抛开晦涩的术语,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明明白白入账不出错!


第一步:先搞清楚,退的是哪门子税?🤔

别急着做账! 拿到退税款通知单(通常电子税务局或银行回单会有备注),第一件事是确认退税的性质,这直接决定了我们该记在哪个会计科目里,常见的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

  1. 年度汇算清缴多缴退税(最常见!)

    • 咋回事? 每年5月底前做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发现去年预缴的税交多了,税务局把你多交的钱退回来。
    • 为啥会多缴? 平时预缴是按季度利润预估的,年终算总账(汇算清缴)时,扣除了全年该扣的费用、享受了该享受的优惠后,发现实际要交的税比预缴的少。
    • 核心特点: 退的是你公司自己多交的钱,本质上是对之前多缴税款的纠正。
  2.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性优惠)

    • 咋回事? 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或行为(比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安置残疾人等),规定你先按正常税率把税交了,符合条件后,税务局再把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退给你。
    • 核心特点: 这是国家给你的政策性红包/补助,目的是鼓励支持你,退的是税款,但性质上偏向于政府补助。
  3. 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到账了!会计别慌,手把手教你做账不踩坑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做账怎么做 第1张

    误收退税/减免退税(相对少见)

    • 咋回事? 税务局发现之前算错了多收了你税(误收),或者你符合某项税收减免政策但之前没享受到,现在给你退回来。
    • 核心特点: 属于纠错落实优惠政策

关键动作: 务必仔细查看退税凭证(如《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税务局文书)上注明的退税原因退税性质,这是做账的“尚方宝剑”!

第二步:对症下药,做账分录大不同 📝

搞清楚了退税性质,我们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了:

年度汇算清缴多缴退税(最常见!)

  • 会计科目怎么选?
    • 核心原则: 冲减当期或追溯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简单说,就是把这笔钱当作减少你今年的所得税成本(或者理解为纠正去年多算的税)。
    • 分录怎么做?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 关键步骤!): 因为这笔退税是冲减以前年度多缴的税款,影响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利润),所以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 最终结转: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不能一直挂着,期末要把它结转到“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里(因为它影响的是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XXX元
    • 为啥这么复杂? 这是为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去年的税去年已经计入费用影响了去年的利润,今年退回来,相当于发现去年利润算少了(费用多计了),所以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修正去年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而不是直接增加今年的利润,这样财务报表才准确反映各年情况。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性优惠)

  • 会计科目怎么选?
    • 核心原则: 这笔钱虽然退的是税,但本质上是国家给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它不能冲减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计入其他收益(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或营业外收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
    • 分录怎么做?
      • 收到退税款时(简单直接):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所得税返还) XXX元
    • 重要提示: 这笔收入需要计入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正常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它本身已经属于一种收益了,这点很多会计容易忽略,导致税务风险!

误收退税/减免退税

  • 会计科目怎么选?
    • 核心原则: 这类退税也属于对以前期间税款缴纳错误的纠正,账务处理参照场景一(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 分录怎么做?
      •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 同时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 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XXX元

实战案例演示,一看就懂!🧾

案例一(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某公司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确认多预缴税款50,000元,2025年6月10日,收到税务局退税款50,000元。

  • 2025年6月10日收到退款: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
  • 同时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 月末结转(假设6月底结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50,000
    • 结果: 公司2025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增加了50,000元(因为去年多交了税,利润算少了),这笔钱不影响2025年的利润表。

案例二(软件企业即征即退):

某软件公司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里虽然说的是增值税,但原理相同),按政策规定,其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可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注:此处为简化举例,实际软件企业通常是增值税即征即退),2025年3季度,收到该项退税款80,000元。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所得税返还) 80,000  (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 或者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所得税返还) 80,000  (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 结果: 这80,000元会体现在公司2025年3季度或年度的利润表中,增加了当期的利润总额,这80,000元本身需要计入2025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做账关键细节与风险提示 ⚠️

  1. 凭证是王道:

    • 务必保留好税务局开具的《税收收入退还书》电子版或纸质版、银行入账回单,这些是证明款项性质和做账依据的核心原始凭证。
    • 在凭证摘要里清晰注明退税原因、所属期间(如“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别偷懒写“退税”二字了事,时间长了谁也记不清是什么钱。
  2.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别乱用:

    • 这个科目只用于调整属于以前年度的损益类事项(如汇算多缴退税、错账更正),当年度的退税或政府补助绝对不能用它
    • 用了这个科目,记得在期末(通常是月末)一定要结转到“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不能留余额。
  3. 政策性退税要交税!

    •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类退税(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的部分),必须计入收到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次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税务稽查的高风险点,很多企业会计会忘记,导致补税+罚款+滞纳金,切记切记!
  4. 报表影响要清晰:

    • 汇算多缴退税/误收退税: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最终增加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不影响当期利润表
    • 政策性退税: 直接增加当期利润表“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从而增加当期净利润,同时增加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5. 与税务申报核对:

    做完账,记得检查一下税务申报系统(电子税务局)里的“已缴税款”记录或退税记录是否与账务处理一致,特别是涉及以前年度调整的,要确保逻辑清晰可追溯。

常见疑问解答 ❓

  • Q:我怎么知道退的是哪年的税?

    A:看退税凭证!《税收收入退还书》或电子税务局文书上一定会注明税款所属期(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以及退税原因(如“汇算清缴结算多缴退库”)。

  • Q:小公司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怎么办?

    • A: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可以直接简化处理汇算多缴退税:
      借:银行存款 XXX
      贷:所得税费用 XXX (直接冲减**当年**的所得税费用)
    • 注意: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它将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计入了当期,严格来说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可能会略微扭曲当期利润,但对于业务简单的小微企业,实务中常这样操作,税务上也认可,如果金额重大,建议还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精神处理更严谨。
  • Q:收到退税需要开发票给税务局吗?

    • A:不需要! 退税是税务征收行为的一部分,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不需要也不应该向税务局开具发票。
  • Q:跨了好几年才退回来的多缴税,也这么处理吗?

    • A:是的! 无论隔了多久退回来,只要是汇算清缴确认的多缴税款(或误收退税),其性质依然是调整税款所属年度的损益,账务处理的核心逻辑不变:通过“银行存款”和“应交税费”过渡,最终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并结转至“未分配利润”,不能因为时间久就直接计入当期收入。

收到退税做账三步走 🚶‍♂️

  1. 明性质: 拿到退税单,第一眼先看原因!是汇算多缴?政策优惠?还是误收减免?
  2. 选科目:
    • 汇算多缴/误收退税 ➡️ 走“应交税费”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最终调增“未分配利润”。
    • 即征即退/政策性退税 ➡️ 直接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记住这笔钱当年要交税!)。
  3. 留凭证: 退税文书、银行回单妥妥保存好,摘要写清楚,经得起查。

企业所得税返还的账务处理,关键在于精准判断退税性质,性质不同,会计科目和税务处理天差地别,吃透本文的核心逻辑和案例,下次再看到账上的退税款,你就能胸有成竹,分分钟搞定分录,确保账务清晰合规,远离税务风险!

下次财务室的座机响起:“喂,会计吗?税务局退了一笔钱...” 你只需微微一笑,淡定地翻开这篇文章。

企业所得税退税款到账了!会计别慌,手把手教你做账不踩坑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做账怎么做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