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税收返还款,会计怎么做账?手把手教你写分录,避免踩坑!
开头唠唠嗑:
“税收返还”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但真到账了,会计反而容易懵——这笔钱该记收入还是冲成本?科目用“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的返还又该怎么区分?别慌!今天咱就用大白话+真实案例,把税收返还的分录掰开揉碎讲清楚,连新手会计都能秒懂!
先搞懂:什么是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不是“财政补贴”,而是企业多缴或符合政策优惠的税款,被税务局退回的钱,常见两类:
- 政策型返还(如增值税即征即退、扶持基金返还);
- 多缴退税(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多缴部分)。
关键点:返还性质不同,会计处理天差地别!
税收返还的会计分录(附案例)
✅ 情景1:增值税返还(如软件企业即征即退)
政策依据:退的是你交过的增值税,属于“与日常经营相关”的返还。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或
贷:营业外收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举个栗子:
某软件公司收到即征即退增值税10万元。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其他收益 100,000
为什么? 增值税是企业经营环节的税种,返还应视为日常收益。
✅ 情景2:企业所得税返还(重点!)
企业所得税返还有两种情况,会计处理完全不同!

情况① 汇算清缴后退回多缴税款
原因:上年度预缴 > 汇缴应纳税额,税务局退回差额。
分录核心: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举个栗子:
2025年预缴企业所得税50万,汇算清缴后实际应交40万,2025年收到退税10万。
→ 分录:
(1)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
(2)冲减上年多计提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
(3)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0
关键点: 退税属于前期差错更正,不影响当期利润!
情况② 地方政府“先征后返”的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地方为招商引资,承诺按企业缴税比例返还(本质是政府补助)。
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举个栗子:
某企业收到开发区返还的企业所得税30万元(按政策比例计算)。
→ 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其他收益 300,000
为什么? 这类返还不属于税款多缴,而是政府补助性质!
会计最容易踩的3个大坑!
-
错把所得税退税计入当期收入
→ 后果:虚增当年利润,可能多缴所得税!
纠正:必须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混淆增值税返还和企业所得税返还科目
→ 增值税返还可记“其他收益”,但所得税退税若错用该科目,导致财报失真! -
未区分“政策返还”和“多缴退税”
→ 地方财政给的“税收奖励金”属于政府补助;税务局退的“多缴税款”是债权收回!
实操增强包:跨年度退税怎么处理?
若退税涉及以前年度成本费用(如补开发票冲减成本),还需调整对应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库存商品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业务实质)
案例:2025年一笔费用50万未取得发票,2025年取得发票并退税12.5万(税率25%)。
→ 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0
结尾点睛:
税收返还的分录,核心就两点:
- 看来源——退的是增值税还是所得税?
- 看本质——是多缴税款还是政府补助?
搞明白这两点,分录再也不会错!
最后提醒:各地政策细则可能不同,复杂情况建议带着红头文件找专业税务会计把关,宁可慢一步,不要错一笔!
(配图建议:流程图区分两类企业所得税返还 / 凭证分录模板)
本文为原创财税实务指南,转发请注明来源。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