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VS查账征收,5分钟搞清你的钱怎么交税!
老张在小区门口开了十年早餐店,最近突然被税务局通知要补缴税款,他一脸懵:"我这不一直按定额交税吗?怎么突然要查账了?"旁边的李姐开服装店,却每月按固定金额交税,轻松自在。个体户交税,到底谁说了算?是税务干部拍脑袋定个数,还是你自己一笔笔记清楚?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明白,你的生意到底是"核定"还是"查账"征收!
核心差异:税务局的"算法"不一样
想象一下,你要算清楚自己一个月赚了多少钱:
- 查账征收: 你得自己准备个账本(或软件),把每天卖出去多少包子、收了多少钱(收入),花了多少买面粉、付房租(成本费用),一笔一笔都记清楚,月底一算:收入10000元 - 成本费用6000元 = 赚了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局就盯着你这赚的4000元,按对应的税率(比如5%-35%)让你交税。本质:赚多交多,赚少交少,亏了可能不交。
- 核定征收: 税务局看你开的是早餐店,地段还行,大概估算你一个月能卖5000个包子,一个包子赚1块钱,那你一个月大概能赚5000块(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按这5000块,乘以一个固定税率(比如1%),得出你每月固定交50块钱税。本质:不管你真赚了3000还是7000,都按税务局核定的"标准"交固定的税(或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
如何一眼认出你的"征收身份"?
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一派?试试这几个方法:
-
查"户口本"(税务登记信息): 最权威!登录电子税务局,找到"我的信息" -> "纳税人信息" -> "税(费)种认定信息",重点看"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征收方式栏目!如果写着"查账征收",恭喜(或同情),你得建账了,如果写着"核定征收",后面通常会注明核定方式(定额 or 定率)和核定金额/利润率,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电子税务局界面,重点标出"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查账征收"字样)
-
看"任务"(税务局通知): 当初办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时,或者后来税务局上门核查后,有没有收到过《核定定额通知书》或《核定征收通知书》?如果有,白纸黑字写着核定的税额或利润率,那就是核定征收的铁证,没收到过这类通知?那查账征收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
问"管家"(专管员或税局): 最直接!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或者找到管你这片的税收管理员,报上你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直接问:"老师您好,请问我这家个体户,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呀?" 官方答案,绝对靠谱。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算法"?税务局怎么想的?
-
查账征收适用谁?
- 账能理清的: 你请了会计,或者自己会记账,收入成本发票都齐全规范,能准确算出赚了多少钱,比如规模稍大的工作室、批发商、设计公司等。
- 规模比较大的: 收入高、成本构成复杂,税务局相信(或要求)你有能力提供真实账目。
- 开票需求大的: 客户主要是公司,需要你开正规增值税发票,这本身就要求财务相对规范。
-
核定征收适用谁?
- 账算不清的: 真没能力建账或账太乱(比如街边小摊、小理发店、收入全是现金难统计),税务局不强人所难,直接给你定个"标准"。
- 规模特别小的: 本小利微,收入不高且稳定,查账成本(时间和金钱)可能比税款还高,不划算,税务局抓大放小。
- 特定行业或地区: 对某些普遍难以准确核算的行业(如部分餐饮、娱乐、集贸市场内经营),或依据地方政策,直接推行核定征收便于管理。
查账VS核定,个体户老板最关心的"灵魂拷问"
-
Q:哪种方式交税更少?能自己选吗?
- A: 不一定! 这像猜盲盒,如果你生意超好、利润率高,核定征收(特别是定额)可能交得更少,相当于"占了便宜",如果你生意一般甚至亏损,查账征收可能交得更少甚至不交。关键点:选择权不完全在你手里! 税务局会根据你的规模、行业、核算能力来判断,你觉得符合核定条件(比如确实账难做、规模小),可以主动申请核定征收,但批不批是税务局说了算,同理,达到查账标准的,税务局会要求你查账征收,没得商量。
-
Q:核定征收就一劳永逸、不用记账了吗?
- A:大错特错! 核定征收只是计算税款的方式简化了,国家《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达到一定标准的个体户(比如请了员工、月销售额N万以上),必须!必须!必须! (重要事情说三遍)设置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即使税务局给你核定了税额,该记的流水账、该留的进货单据、费用发票,一个都不能少!一是自己心里有数,二是应对可能的税务检查,三是满足工商等其他部门要求。
-
Q:核定征收会被取消吗?查账征收能改核定吗?
- A:会变! 情况在变,政策也在调。
- 核定改查账: 最常见,当你规模做大了,收入超过核定标准很多,或者被税务局发现你有能力建账却故意不建,或者开票量激增等,税务局就会发通知,要求你限期改为查账征收,并补报之前的账,老张的早餐店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 查账改核定: 相对少见且难,通常是你经营严重困难,确实无力规范建账核算,且符合核定条件,经申请税务局严格审核后可能批准,但别抱太大希望,趋势是规范管理。
- A:会变! 情况在变,政策也在调。
真实场景对对碰
- 案例1(核定征收 - 定额): 王阿姨社区便利店,面积小,主要卖烟酒饮料零食,客源稳定,都是附近居民现金或扫码支付,月核定营业额15000元,核定征收率1%,每月固定缴纳个人所得税150元,王阿姨只需保留好进货单,简单记个流水知道钱没丢就行,不用算精确利润。
- 案例2(核定征收 - 定率): 小李淘宝店(小规模),主要卖手工饰品,通过平台收款,税务局根据行业特征,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10%,假如某月平台显示销售收入20000元,那么小李该月应纳税所得额 = 20000元 x 10% = 2000元,再按经营所得税率表计算个税(假设适用5%税率,则交税100元)。
- 案例3(查账征收): 陈设计师工作室,为多家公司提供设计服务,需要开具正规发票,有办公房租、电脑设备折旧、兼职助理工资等成本,陈设计师聘请了代账会计,每月记录收入(开票金额)和各项合规成本费用,计算利润,假设某季度收入30万,各项成本费用合计22万,利润8万,按经营所得税率表,8万利润可能适用20%-3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户老板的明智选择与风险提示
- 起步阶段/规模微小/业务简单: 如果符合条件,申请核定征收(特别是定额)确实能省心、降低初期合规成本,但务必了解清楚本地政策和自身是否符合条件。
- 发展壮大/客户要票/成本复杂: 拥抱查账征收是必然趋势,也是规范经营的体现,即使麻烦点,但能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利润低时税负也低,长远看更有利,赶紧学习基础财务知识或找个靠谱的代理记账。
- 致命风险点:
- 核定户的"隐形炸弹": 认为核定征收就万事大吉,不记账、不收好票,一旦被稽查,税务局有权根据你实际经营情况(查银行流水、进货单据、盘点库存)重新核定甚至认定你偷税!罚款滞纳金可能远超想象。核定≠不记账≠不保留凭证!
- 查账户的"糊涂账": 账目混乱,成本费用凭证缺失,或者用私人账户频繁收营业款,这不仅可能导致多交税(成本票不足),更可能被认定为隐瞒收入,面临偷税处罚。查账的核心是凭证齐全、真实!
- "阴阳账"的绝路: 无论哪种征收方式,设立两套账、隐瞒真实收入都是严重违法行为,触碰法律红线!金税系统的强大监控下,基本无所遁形。
个体户的税怎么交,关键在于税务局对你"算账能力"的判断。查账征收看真本事(账),核定征收看大框架(行业标准)。 想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翻登记、看通知、问税局,三招搞定,千万别稀里糊涂,更别想当然。
税务干部老张常说:"小本生意不容易,国家给了核定征收的路子让大家省点心,但该记的流水、该留的票,咱自己心里得有本明白账,哪天生意做大了,该查账就查账,规范了才能走得更远。"说到底,交税是义务,合法合规是底线。 搞清楚规则,才能安心经营,把钱袋子捂得更稳当。
下次再有人问你怎么交税,你可以自信地告诉他:"先看看税局给你定的什么‘游戏规则’,是自个儿精打细算(查账),还是按标准图个省心(核定)!"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