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不用记账?个体户老板别踩坑!税局送温暖≠撒手不管!
“王姐,听说咱这种核定征收的个体户,不用费劲做账?税局都给定好税了,省心省力啊!”楼下新开早餐铺的小李兴冲冲地跑来问我,我放下手里的报表,笑着摇摇头:“小李啊,你这想法,可真是往坑里跳呢!”
核定征收,真不是“免做金牌”
咱得把“核定征收”这事儿掰扯清楚,税局给你核定一个征收额(比如每月固定交500块),通常是针对那些账务实在搞不清、规模确实比较小的个体户,觉得查账征收太费劲,干脆简化处理,这确实是政策送温暖!但这温暖,绝不等于你可以彻底把账本扔进垃圾桶。
法规红线:做账是义务,核定只是征收方式!
翻开咱的《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二条,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必须按国务院财税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个体户,毫无疑问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核定征收,只是税局根据你的情况,选择的一种具体征税计算方法,它可没本事把你的法定记账义务给变没了!

“简易账”≠“不做账”!个体户也有记账标准!
很多个体户老板一听“核定”就放松了,心想“反正不用像大公司那样搞复杂账”,这想法对了一半,确实,国家对咱个体户记账的要求是分级的,相对宽松,这叫“简易账”:
- 年收入 ≤ 10万元 or 成本费用支出 ≤ 10万元: 恭喜你!适用最简模式,你只需要设置一本“经营收入账”和一本“经营费用账”,简单说,就是记录你每天/每月卖出去多少钱(收入),以及为了做生意花了哪些必要的钱(成本费用),进货单、销售小票、房租水电收据这些都攒好,不需要搞什么复杂的借贷分录,能清晰反映经营情况就行。
- 年收入 > 10万元 or 成本费用支出 > 10万元: 这就得稍微认真点了,需要设置“简易复式账”,除了收入和费用,最好还能反映出你的存货(比如店里还剩多少面粉、调料)、应收(谁还欠你早餐钱)、应付(你该给供货商的货款)这些情况,可以找个简单的记账软件,或者请兼职会计每月理一理。
核定户不做账?风险比你想的大得多!
-
“核定”身份不稳,说没就没! 税局给你核定征收,是基于你“账册不全、难以查账”的前提,如果哪天税局检查或者抽查,发现你经营规模变大了(比如从一个小档口变成了两个铺面)、收入明显增加(比如天天排队爆满)、或者接到举报你实际收入远超核定额,税局有权立刻终止核定!直接转为“查账征收”,这时候,如果你两手空空,啥账没有,税局只能根据掌握的信息(比如你的银行流水、进货单据、同地段同行业水平)来核定你的应纳税额,相信我,这结果绝对比你老实记账交的税高得多! 补税+罚款+滞纳金,一套组合拳下来,可能半年白干。
-
经营成了糊涂账,赔钱赚钱全靠猜! 不做账,你知道这个月到底赚了还是赔了吗?是包子卖得好,还是豆浆利润高?哪个供应商价格更实惠?下个月该多进什么货?不做记录,全凭感觉!时间一长,钱怎么没的都不知道,更别提控制成本、规划发展了,隔壁老张头就是稀里糊涂,月底一盘货才发现损耗巨大,钱都亏在看不见的地方。
-
资金安全无保障,纠纷来了干瞪眼! 现金交易多,钱款进出频繁,没个记录,万一和合伙人、供货商、甚至顾客发生点经济纠纷(比如供货商说货款没结清,顾客说充值卡余额不对),你拿什么证明?空口白牙说不清,吃亏的往往是自己,小李就吃过亏,熟客赊账多了,自己都记混了,最后硬是少收了好几百。
-
享受优惠没凭证,损失真金白银! 国家有时会出台针对个体户的优惠政策(比如疫情期间的减免),申请这些优惠,往往需要提供经营数据、成本凭证,你没账没据,怎么证明自己符合条件?眼睁睁看着优惠飞走,心疼不?
-
贷款融资路被堵,发展壮大遇瓶颈! 生意做大了想贷款装修、扩大经营?银行第一个就要看你的经营流水和财务情况,两手一摊说“我是核定征收,没账”,哪个银行敢放心借钱给你?融资渠道直接被堵死。
核定个体户,聪明记账这样做!
-
“简易账”是底线,必须守住! 严格按照前面说的,根据你的收入规模,设置好“经营收入账”和“经营费用账”,哪怕是最简单的流水记录(日期、事项、收入金额/支出金额、经手人),也比一片空白强百倍!买个专门的笔记本,或者用手机记账APP(鲨鱼记账”、“随手记”都有个体户简易模板),每天花5分钟记录,习惯就好。
-
凭证!凭证!凭证!重要事情说三遍! 所有收支,务必保留原始凭证! 进货发票或收据、销售单据(哪怕是自己手写的销售清单)、房租水电费发票、运费单、支付给雇员的工资单(哪怕是自己家人也要有记录)、维修费收据等等。这些凭证就是支撑你记账数据的“铁证”! 找个文件袋或者抽屉,分门别类按月放好,这是保护自己的关键盔甲。
-
银行流水要清晰,公私尽量分开走。 强烈建议开立一个专门的经营用银行账户(对公户或个人结算户都行),生意上的收入和支出尽量都通过这个账户走,这样银行流水本身就是一份强有力的收支证明,和你的账本、凭证互相印证,尽量避免经营款和家庭生活费混在一起,否则后期理清头大如斗。
-
定期“盘盘家底”,心中有数不慌张。 至少每个季度末或者半年,盘点一下你的存货(店里还有多少米面油肉菜)、现金、以及别人欠你的钱(应收)、你欠别人的钱(应付),记录在账本上或者单独做个盘点表,这能让你真实了解自己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赚了钱都压在货上”或者“外面欠账一堆收不回来”的窘境。
-
规模上去了,及时“升级”记账方式。 如果生意明显做大了,收入远超10万了,就别再满足于“简易账”了,考虑使用更规范的“简易复式账”,或者聘请一个兼职的会计人员(比如每月来一次),或者使用更专业的个体户记账软件,这笔小投入,能帮你规避巨大的税务和经营风险,绝对划算。
-
主动了解政策,与税管员保持沟通。 别埋头只做生意,关注当地税务局的公众号、网站,或者主动问问你的税收管理员,了解最新的个体户税收政策和征管要求,有疑问及时沟通,总比事后被处罚强。
核定是方式,记账是根本!
核定征收,是国家体恤个体户经营不易、简化征收的一种暖心安排,但它绝不等于免除了你依法设置账簿、据实记录经营情况的基本义务! “核定”的是税款计算方式,“必须记账”是法律划下的底线。
不做账,短期内看似省了点功夫,实则埋下无数隐患:税务风险飙升(被查账、补税、罚款)、经营决策抓瞎(盈亏不明)、资金安全无保障(纠纷无据)、错失政策红利(无凭证申请优惠)、阻碍未来发展(融资困难)。
聪明的个体户老板,会把核定征收看作一种“简化”,而非“豁免”,守住“简易账”的底线,保存好每一张凭证,理清每一笔收支,定期盘点家底,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是你生意稳健经营的“压舱石”,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护身符”,更是你从“小摊主”迈向“大老板”的必修课!
生意要长久,账目得清明,核定征收的温暖,可别用“糊涂账”的冷水去浇啊!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