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后,到底要不要交企业所得税?一文讲透税务盲区!
"老王,你这面馆生意这么好,核定征收了,企业所得税交不少吧?" 面馆老板老王刚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一脸茫然:"企业所得税?个体户也要交这个?不是说核定征收就简单交个税吗?"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个体户核定征收后,根本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无数个体户老板一头雾水,甚至因此踩了税务的"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彻底讲清楚个体户、核定征收和企业所得税这三者的关系。
根基问题:个体户压根不是"企业"!
这绝对是所有误解的根源!个体户在法律上属于"自然人经营者",你开奶茶店、开小超市、做设计工作室,本质上都是以你个人名义在搞经营,国家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就写得明明白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那些"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法人 vs 自然人: 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它和老板个人是分开的,公司欠债一般不会让老板个人倾家荡产(除非特殊情况),个体户呢?你和你的店在法律上是一体的!店赚钱就是你个人赚钱,店欠债就是你个人欠债,得用你全部家当去还,国家收税的对象有本质区别。
- 企业所得税的"靶心"很明确: 企业所得税,打的就是"法人企业"赚取的利润这个靶子,个体户连"法人"都不是,自然不在企业所得税的射击范围内。
个体户核定征收,到底在"核"什么税?
既然不交企业所得税,税务局给个体户搞的"核定征收",核的是啥?核心核定的就是"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没错,个体户老板赚的钱,国家是以你个人取得了"经营所得"这个名目来征税的。
核定征收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个体户存在这些情况:
- 账本不全或不清: 小本生意,可能就记个流水,甚至收付款都用个人微信支付宝,成本费用凭证杂乱,税务局难以准确核算真实利润。
- 不主动申报或申报明显偏低: 有些老板觉得不报或少报能"省税",结果被税务局盯上。
- 规模小、业务简单: 税务局认为查账成本太高,不如直接核定省事高效。

核定征收主要分两种玩法:
-
定期定额("双定"征收):
- "傻瓜式"操作: 税务局综合你的地段、面积、行业、人数等,直接拍板你一个月(或一个季度)要交多少税(包括个税和增值税/附加等),比如老王的面馆,核定每月营业额3万,个税固定交300块。
- 特点: 极其简单!只要实际收入不超过核定额度(通常有浮动上限),就按核定的金额交税,超过了?那得主动申报补税。这是个体户最常见、最省心的征收方式。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半自动"模式: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根据你的行业特性,核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核定老王面馆所属的餐饮服务行业应税所得率是10%。
- 怎么算税? 老王一个季度开票+不开票总收入(税务局核定的)是30万。
- 应纳税所得额 = 30万 * 10% = 3万 (这就是税务局核定的"利润")
- 应交个税(经营所得)= 3万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具体税率表见下文)
- 特点: 税负会随着你的收入变化而变化,比定额征收稍微复杂点,但比查账征收还是简单很多。
关键结论一:无论哪种核定,个体户交的都是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跟企业所得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个体户的"个税(经营所得)"怎么算?
既然核定的主体是它,那这个税具体怎么算?它用的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不是企业所得税的25%之类固定比例,税率表长这样: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 5% | 0 |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10% | 1500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举个例子(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
- 小李开设计工作室,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是15%。
- 2025年全年,税务局核定他的总收入为50万元。
- 应纳税所得额 = 50万 * 15% = 7.5万
- 应交个税(经营所得):
- 5万落在第二级(超过3万至9万部分)
- 税额 = 7.5万 * 10% - 1500 = 7500 - 1500 = 6000元
关键结论二:个体户交的是带"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那套固定比例税率跟个体户完全无关!
个体户要关注哪些税?企业所得税真不在其中!
虽然不交企业所得税,但个体户该扛的税负也不少,千万别漏了:
- 增值税及附加: 这是只要开门做生意,几乎都躲不开的,无论核定还是查账,达到起征点(通常月度销售额10万或季度30万)就得交,小规模纳税人现在优惠多,比如季度30万内普票可免增值税(专票不免),附加税费(城建、教育附加等)跟着增值税走。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核心税种!前面讲透了,核定征收主要就是核定这个。
- 其他可能涉及的:
- 印花税: 签合同、立账簿要交。
-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用自己房子开店或租了特定场地可能要交。
- 消费税: 卖烟、酒、高档化妆品等特定商品才涉及。
关键结论三:个体户税务清单里,增值税、个税(经营所得)是主角,企业所得税根本排不上号!
重要提醒:核定征收不是"避税天堂",政策在收紧!
很多个体户觉得核定征收是"低税负"的代名词,甚至想方设法去"搞核定",但现实是:
- 税务局不是吃素的: 金税系统越来越强大,银行流水、平台数据、上下游开票信息都在联网监控,收入远超核定额却瞒报?风险极高!轻则补税罚款加滞纳金,重则可能被认定为偷税。
- "核定"变"查账"是大趋势:
- 政策驱动: 国家近几年(特别是2025年底43号文后)在大力推动个体户建账,达到一定标准(如注册资金、收入规模、雇工人数)的个体户,税务局有权也可能要求你转为查账征收。
- 业务需要: 想接大公司订单?人家往往要求你开正规发票并提供成本核算,没像样的账,生意都难做大。
- 查账征收下,税负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 查账征收是按实际利润交个税(经营所得),如果你真实利润确实很低(比如成本很高),税负可能比核定还低,但如果利润很高,税负就会上去,关键在于业务真实、凭证合规、账目清晰。
关键结论四:别把核定当永久挡箭牌!规范经营、学习财税知识,才是应对未来变化的长久之道。
终极总结:个体户 & 企业所得税?泾渭分明!
- 个体户在法律上是自然人经营,不是企业法人。
- 企业所得税只针对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征收。
-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核心对象是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个体户主要涉及增值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与企业所得税无关。
- 核定征收虽有便利,但非长久"避风港",规范经营、合规申报才是根本。
下次再有人问你:"个体户核定征收了,企业所得税交多少?" 你可以自信地告诉他:"个体户跟企业所得税?那完全是两条平行线!我们交的是经营所得的个税,国家分得清清楚楚呢!"
个体户赚钱,税交在老板个人头上(经营所得个税);公司赚钱,税先交在公司头上(企业所得税),老板想拿回家还得再交一道个税(股息红利)。 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搞清这一点,财税路上就少了一个大坑。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