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老板注意!专票到底能不能开?一篇文章说透关键门道
王老板在街角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的小吃店,属于税务核定的定期定额户,这天,一位企业客户用餐后结账,忽然提出要求:“王老板,给我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吧,我们公司要报销抵扣。”王老板一下懵了,心里直犯嘀咕:“我这核定征收的小店,也能开专票?平时不都是开普通发票的吗?”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核定征收,简单说就是税务局根据你所在行业、规模、地段等因素,直接给你“定”了一个固定的税额或者征收率,你通常按这个定额或征收率交税,账目要求相对宽松,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最大特点是它的“专用”属性——拿到专票的企业客户,可以凭票面上注明的税额,抵扣他们自己该交的增值税。
核心答案先揭晓:绝大多数情况下,核定征收的个体户是开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但这并非铁板一块,有重要的特殊情形存在。
为什么核定征收的个体户通常被“拒之专票门外”?
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清晰,和两种税收管理方式的本质差异密切相关:
- “核定”的本质是简化征收: 税务局给你核定税额或征收率,核心目的是简化管理,降低征纳成本,默认你账目不健全或规模小,难以精确核算每一笔生意的增值额(销项减进项),既然税都“估”着收了,再让你开能用于别人精确抵扣的专票,就显得逻辑不通顺、管理上也不匹配。
- 专票的生命在于“抵扣链”: 专票不是一张普通的收款凭证,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进项税额可以被购买方(一般是企业)用来抵扣自己的销项税额,从而减少其最终应缴税款,这就要求开票方(销售方)必须能够准确核算自己的销项税额(你卖东西收的税)和进项税额(你买东西付的税),核定征收个体户恰恰缺乏这种精确核算的能力和制度要求。
- 税收风险控制: 如果允许核定户随意开专票,就可能产生一个漏洞:购买方拿着这张专票去抵扣了税款,减少了国家税收,但开票的核定个体户本身是按核定额纳税的,他实际承担的税负可能远低于票面税额,这就导致了国家税款的流失风险,税务局必须堵住这个风险点。

重要突破点!这几种情况,核定征收个体户也能开出专票
政策并非完全不近人情,在特定行业和条件下,大门是敞开的,关键依据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五十三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三)按照有关规定适用免征增值税规定的应税行为…(但)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重点来了: 虽然文件没直接说核定征收个体户能开专票,但它明确了只有特定情况(如免税)才不得开具,这为符合特定条件的核定个体户开专票提供了政策空间,实践中,税务局普遍认可以下三类核定征收个体户在满足销售额要求后,可以申请并开具专票:
-
特定行业加持:建筑业、鉴证咨询业、住宿业
- 建筑业: 包工头老李注册了个体户,接了小区里一户家庭装修的小工程(合同额8万),虽然他是核定征收,但因为属于建筑业,并且单次工程销售额超过了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目前月10万或季30万),他就可以向税务局申请代开或自开专票给业主。
- 鉴证咨询业: 张会计成立了个体工作室(核定征收),为几家小公司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季度内,他给其中一家公司的服务费收入达到了15万,作为鉴证咨询业个体户,这笔收入超过了季度30万的免税额度,他就有资格为客户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 住宿业: 刘大姐在景区开了家核定征收的民宿,旺季时,一家公司组织员工团建,一次性包了10间房3晚,房费总计3.5万元,这笔收入超过了单月10万的免税额度,属于住宿业的刘大姐就可以为该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销售额超过“免征点”
- 这是硬性门槛!上述三个行业的个体户,单次销售(服务)行为的销售额必须超过增值税的起征点/免税标准(目前是月销售额≤10万或季度销售额≤30万免征增值税),没超过?对不起,专票还是开不了,超过了?就具备了申请开专票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并获准
- 满足行业和销售额条件只是“入场券”,想真正开票,必须主动向你的税收管理员(专管员)或办税服务厅提出书面申请!
- 申请核心是备案或增加相应的增值税税种(主要是6%的现代服务业或9%的建筑业等税率),税务局会审核你的行业属性、实际业务、核定情况以及销售额是否达标。
- 审核通过后,税务局会给你做“税费种认定”变更,在系统里给你“解锁”开专票的权限。 没走这一步,税控盘里根本选不中专票选项!
开专票的两种途径:代开 or 自开
权限开通后,怎么开?
-
税务局代开(主流方式):
- 准备资料:填写《代开增值税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带上合同或协议原件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件、对方开票信息(名称、税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
- 去办税服务厅申请。
- 当场按开票金额和适用征收率(通常是1%或3%)计算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 税务局柜台人员通过系统为你打印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 优点: 简单直接,不需要自己买税控设备。
- 缺点: 每开一次都要跑税务局,需要预缴税款。
-
自开(需升级税控设备):
- 如果开票需求量大且频繁,可以向税务局申请发行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需要先升级为查账征收,但部分试点地区对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有自开专票政策,需咨询当地)。
- 购买或升级税控开票设备(如金税盘、税务UKey)。
- 在开票软件中选择“增值税专用发票”类型,自行开具。
- 优点: 方便快捷,随时可开。
- 缺点: 需要购买设备,自行承担开票责任和风险,对开票规范性要求高。
重要提醒与常见误区
- “能开”不等于“必须开”或“免费开”: 即使符合条件能开专票,也只是获得了开票资格,开专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是实打实要交的! 税局代开时当场扣税;自开则在申报期按开票金额申报纳税,核定征收的“核定”部分可能不再适用(尤其是针对这笔开专票的收入)。开专票的收入部分,税负会显著高于你核定缴纳的税! 王老板如果给那个企业客户开了专票,他那顿饭的税,可能比他核定一个月交的税还多。
- “开专票”不等于“能抵扣”: 个体户(除少数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通常是小规模纳税人,你自己买东西取得的专票,是不能抵扣你开出去的销项税额的! 专票主要服务于你的企业客户,别指望开了专票就能抵扣你自己的税。
- 行业限制是铁门槛: 如果你是个体五金店(零售业)、小餐馆(餐饮服务)、理发店(居民日常服务),哪怕你一笔生意卖了20万,对不起,核定征收下,专票的大门依然紧闭,行业属性是前置条件。
- 销售额达标是硬指标: 建筑业、鉴证咨询业、住宿业的个体户,单笔业务没超过10万/30万?那也开不了专票,额度是刚性的。
- 地方政策可能有差异: 税收政策在执行层面,不同省市可能存在细微差异或试点。最稳妥的做法是:带上你的具体业务合同和问题,直接去找你的税收管理员(专管员)当面咨询确认! 他们的答复才是最权威、最符合你当地实际的,别轻信网络上的“据说”或“我朋友说”。
总结一下关键点,帮个体户老板们理清思路:
- 常规不行: 绝大多数核定征收的个体户默认是不能开增值税专票的,根源在于征收方式与专票抵扣机制不匹配。
- 特殊可行: 仅限建筑业、鉴证咨询业、住宿业这三个特定行业的核定征收个体户。
- 门槛必达: 上述行业的个体户,其单次销售(服务)行为的销售额必须超过增值税起征点/免税点(月10万或季30万)。
- 申请关键: 满足行业和销售额条件后,必须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经审核批准(主要是税种认定变更)后才能获得开票权限。
- 税负增加: 开具专票对应的收入,需要按照开票金额和适用征收率(如1%或3%)实际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税负会显著高于核定税额。
- 开票途径: 主要依靠税务局代开,量大且符合条件的可探索申请自开(有难度,需咨询当地)。
- 行业不符或额度不够? 这条路就走不通。
下次再遇到客户索要专票,先别急着答应或拒绝,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业、这笔生意的金额大小,再跑一趟税务局找专管员问个明白,搞清规则,才能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让自己不吃亏。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