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发票也能缴税?一招教你搞定核定征收!

“张老板,你这季度成本票差了一大截啊,账上利润虚高,税要交一大笔!”会计小李皱着眉头把报表推过来。

张伟心里直喊冤:“李会计,冤枉啊!我那些支出都是实打实的!给临时工结的工资、找小货车拉货的钱、还有网上找客户的推广费…可这些人要么没执照开不了票,要么嫌麻烦不愿意开,我总不能逼着人家吧?”

这场景,是不是像极了你办公室里的日常?业务真实发生,钱也花了,可就是缺成本票,眼睁睁看着账面利润虚高,企业所得税或个税(经营所得)像座大山压下来,别慌,“核定征收”可能就是你的通关秘籍!


查账征收 vs 核定征收:税务局收税的“两条路”

想象一下税务局怎么收税,基本就两条“路”:

  1. 查账征收(主流方式):这是最常见的“大路”,要求你建立规范账本,收入、成本、费用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有发票、合同等凭证支持,税务局主要看你提供的账本和凭证来计算利润,再按利润乘以税率收税。这条路,票就是你的“通行证”!缺票?成本费用不被认可,利润自然“虚胖”,税负飙升。

  2. 缺发票也能缴税?一招教你搞定核定征收! 业务真实但缺成本票能否核定征收 第1张

    核定征收(特殊路径):当“查账征收”这条路因为各种原因走不通或者成本费用说不清时,税务局就会拿出备用方案——核定征收,简单说,税务局不细究你每一笔成本费用了,而是根据你所在行业的特点、规模大小、地段好坏等因素,直接估算出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或者直接核定一个“合理”的应纳税额。 这条路,成本票不再是唯一命门!


业务真实但缺成本票,能走核定征收这条路吗?关键看这几点!

核心答案:有可能!但绝非“想核就核”,税务局有严格标准。

税务局允许核定征收,核心是解决“计税依据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业务真实但缺成本票,恰恰可能导致这个结果,能否成功申请,关键看以下几点:

  1. “真实”是基石,缺票需有“合理”理由:

    • 你的业务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是虚构来避税的。
    • 缺成本票得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 小额零星支出: 街边买点办公用品、临时叫个三轮车拉货、给临时工结算的少量劳务费(符合小额零星标准),这些小支出,按规定可以凭收款凭证(收据)和对方身份信息税前扣除,但实践中收款凭证不规范或对方不愿提供信息很常见。
      • 向个人或无证经营者采购: 比如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找没有营业执照的师傅维修设备、临时雇佣散工等,对方没有开票资质或不愿配合开票。
      • 特殊行业特性: 餐饮业的食材(尤其向农户或小贩采购)、建筑业的少量辅料和零星人工、电商的推广费(找个人网红、小博主等)、物流运输的临时加油/过路费等,取得合规发票确实存在客观困难。
    • 重点提示: 你不能是“故意”不要票,明明能向正规供应商采购取得发票,你却为了贪便宜故意找无法开票的渠道,这会被视为“恶意”缺票,核定征收的大门基本对你关闭。
  2. “核算混乱”或“成本难核实”是核心条件:

    • 税务局判断的核心在于:缺票是否导致了你的成本费用无法准确核算
    • 如果你只是部分成本缺票,但其他大部分成本费用都有票且账目清晰,税务局更可能要求你按查账征收,仅对缺票部分进行纳税调整(不让扣除),而不是整个业务都给你核定。
    • 只有当你缺票情况普遍且严重,导致税务局无法依据你的账本和现有凭证来合理确定真实利润水平时,核定征收才成为可能的选项,张伟的情况,如果临时工工资、运费、推广费这些构成主要成本的支出都大面积缺票,账本无法反映真实成本,就可能符合“成本难以核实”的条件。
  3. 行业和规模有“偏好”:

    • 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 往往是核定征收的重点适用对象,因为这类主体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取得发票意识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
    • 特定行业: 如餐饮、住宿、娱乐、部分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理发、维修等)、部分建筑劳务、部分平台经济从业者等,这些行业存在大量难以取得发票的支出,是核定征收的常见领域,税务局通常会对这些行业制定“核定率”或“定额”参考标准。

核定征收常见玩法大揭秘

税务局核定你的税,主要用这几个“工具”:

  1. 核定应税所得率(最常见):

    • 税务局不看你具体成本多少,而是根据你的行业特性,直接规定一个“利润率”(叫应税所得率)。
      • 批发零售业:可能核4%-15%
      • 餐饮业:可能核8%-25%
      • 建筑业:可能核8%-20%
      • 娱乐业:可能核15%-30%
      • 其他服务业:可能核10%-30% (具体幅度各地差异大,且政策变动频繁)
    • 怎么算税? 很简单!应纳税额 = 你的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 优点: 税负与收入挂钩,收入多缴税多,相对公平。
    • 缺点: 核定的所得率是“一刀切”,如果你实际利润率低于这个率,可能就“亏”了;反之,如果你实际经营惨淡,也得按这个率缴税。
  2. 核定应纳税额(简单粗暴):

    • 税务局更直接,不看收入也不看成本,直接给你定一个固定金额,比如一个月交3000元税,或者一个季度交1万元税。 常见于规模很小的个体户、夜市摊位、早摊等。
    • 优点: 极其简单,不用记账算数。
    • 缺点: 税负固定,生意再好税不变(可能“占便宜”),生意再差也得交这么多(可能“吃亏”),灵活性差。
  3. 定期定额(双定征收 - 定额+定率):

    • 这是核定应纳税额的一种特殊形式,税务局会同时核定你一个月的“销售额(营业额)”和一个“征收率”
    • 怎么算税? 应纳税额 = 核定的月销售额 × 征收率
    • 适用场景: 规模小、经营非常稳定的小店,比如核定你一个月卖5万元,征收率1.5%,那你每月固定交750元税(个税或增值税及附加)。

想申请核定征收?手把手教你操作!

这不是你想申请就能批的!主动权在税务局手里,流程大致如下:

  1. 自我评估: 先对照前面说的条件,掂量下自己是否符合“业务真实但成本难核算/缺票严重”的情况,属于税务局可能核定的行业和规模。

  2. 准备材料(关键!):

    •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或《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申请(报告)表》 (名称各地略有差异)。
    • 情况说明: 重中之重! 清晰阐述:
      • 你做什么生意(经营范围)。
      • 收入的主要来源。
      • 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是哪些?
      • 为什么缺成本票? (详细说明理由,如:大量采购来自农户/个人;小额零星支出多且收款方不愿提供凭证;支付给个人的推广费/劳务费无法取得发票等)。
      • 证明业务真实性的材料: 如购销合同(即使对方没开票)、银行转账流水(证明款项支付)、物流单据、出入库记录、经营场所照片或租赁合同、员工(或临时工)的雇佣记录/结算单、网络推广的截图或后台数据等。这些材料是证明你“真实支出”的关键!
      • 现有的账册凭证(即使不全)。
      •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 法人/经营者身份证复印件。
  3. 提交申请: 向你的主管税务机关(一般是公司注册地或个体经营地的税务局/所)提交准备好的全套申请材料。

  4. 税务局核查:

    • 专管员会仔细审查你的材料,特别是“情况说明”和支撑业务真实性的证据。
    • 可能会实地核查你的经营场所、仓库、询问经营情况。
    • 评估你缺票的理由是否合理、充分。
    • 判断是否确实无法准确核算成本利润。
  5. 下达《核定通知书》:

    • 如果审核通过,税务局会下发正式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明确告知你被核定征收了(是核定所得率还是核定税额),核定的具体标准(比如所得率是多少)、执行期限(通常一年一定)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拿到这个,才算尘埃落定!

重要风险提示:别把核定征收当“避税天堂”

  1. 税务局说了算,企业只有申请权: 能不能核定、按什么方式核定、核定率/额定多少,最终决定权在税务局,企业不能强求,即使申请了,也可能被驳回,要求你规范财务,按查账征收。

  2. 税负不一定“低”: 千万别有“核定=少交税”的误解!

    • 税务局核定的所得率是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你的实际利润低于这个平均水平,按核定征收反而可能多交税
    • 定期定额/核定税额更是如此,生意不好时也得按固定额交税。
  3. 注销时可能“秋后算账”: 核定征收期间通常税局不再查账,但当你注销企业时,税务局有可能会要求提供账簿凭证进行清算,如果发现你隐瞒了大量收入,或者有能力取得发票而未取得,导致少缴税款,税务局有权追缴税款、滞纳金甚至罚款! 核定征收不是逃避最终清算责任的“保护伞”。

  4. 虚开/买票是死路: 如果因为缺成本票动了歪心思,去买发票或者接受虚开发票来充成本,这是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实,不仅面临巨额罚款、滞纳金,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这比缺票的后果严重千百倍!

  5. 政策变动风险: 国家对核定征收的管理日益趋严,尤其对一般纳税人、规模较大的企业,能核定的范围越来越小,门槛越来越高,依赖核定征收存在政策突然收紧的风险。


真实经营缺成本票,核定征收是条路,但绝非坦途

  • 业务真实是申请核定征收的前提和底线。
  • 缺票需有合理理由(小额零星、向个人采购、行业特性等),不能是“故意为之”。
  • 核心是证明“成本费用无法准确核算”,导致税务局难以确定真实利润。
  • 小型主体、特定行业相对更容易获批。
  • 申请流程严格,需准备详实材料,特别是证明业务真实性和支出合理性的证据。
  • 核定征收不等于税负必然降低,甚至可能更高。
  • 合规是王道,虚开买票是绝路。优先考虑:
    1. 源头解决: 尽可能选择能提供发票的供应商;对无法开票的个人,引导其去税务局代开发票(税点通常不高,很多个人愿意配合);规范小额零星支出的凭证管理。
    2. 实在无法解决,再考虑申请核定征收,并充分了解其规则和风险。

张伟听完李会计的分析,决定先整理好所有能证明支出真实性的材料:给临时工的转账记录和手签的工资表、货运司机的电话录音和转账截图、推广达人的聊天记录和付款凭证… 他带着这些材料和一份诚恳的《情况说明》,走进了税务局的大门,他知道这条路不一定通,但至少,这是他在业务真实、无奈缺票困境下,寻求公平税负的一条合规途径。

做生意,诚信为本,票可以缺,但真实经营的良心和合规的底线,一张都不能少。 面对成本票难题,积极沟通、寻求合理的税务解决方案,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缺发票也能缴税?一招教你搞定核定征收! 业务真实但缺成本票能否核定征收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