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定征收税率是多少?一文讲透这个税事儿!

“老板,咱们是小本买卖,账目搞起来太麻烦,税务局说可以核定征收,这税率到底是多少啊?不会比查账征收还高吧?” 这几乎是所有初次接触核定征收的老板们心头最大的问号,别急,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保证让你一听就懂!

啥是核定征收?先弄明白“游戏规则”

想象一下查账征收,就像你开了一家店,每天卖了多少钱、进了多少货、花了多少成本,每一笔都得清清楚楚记在本子上(会计账簿),年底税务局就翻你这个本子,算你赚了多少钱,再按比例收税。这很精确,但对小本生意来说,记这本“精细账”太费劲、成本太高了!

核定征收,税务局就很“贴心”地说了:“知道你们记完整账不容易,这样吧,咱根据你行业的大致情况、店铺大小、地段好坏这些能看得见的‘硬指标’,估算你一年大概能挣多少钱,然后按一个‘打包’的税率来收税。” 简单说,就是“税务局帮你估算收入,按一个固定比例征税”

核心问题:核定征收税率到底是多少?

公司核定征收税率是多少?一文讲透这个税事儿! 公司核定征收税率是多少 第1张

好了,重点来了!这个大家最关心的“税率”,其实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固定的数字! 它就像菜市场的时令菜价,会变!为啥?

  1. 行业不同,税率不同: 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不同行业利润率天差地别。

    • 餐饮业(小餐馆、早点铺): 最常见核定征收的行业之一,通常税务局会根据你的经营面积、灶头数量、服务员人数、地段等来核定你的月/年营业额。核定征收率(也就是“应税所得率”)一般在5%-10%左右浮动。 核定你一个月营业额10万,按8%应税所得率算,你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0 * 8% = 8,000元。*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所得税)大约是5%左右(比如按5%算),那么所得税就是 8,000 5% = 400元。** 看起来是不是挺“省事”?
    • 批发和零售业: 比如街边小卖部、服装店,核定依据主要是店面面积、租金水平、雇员人数等。应税所得率通常在3%-8%之间。 假设核定月营业额8万,按4%算,应纳税所得额 80,000 * 4% = 3,200元,所得税(按5%)约160元。
    • 居民服务业(理发、美容、修理等): 依据技师人数、设备规模、客流量预估等。应税所得率范围可能在3%-7%,核定月营业额6万,按5%算,应纳税所得额 60,000 * 5% = 3,000元,所得税(按5%)约150元。
    • 娱乐业: 如小歌厅、台球室等,这个行业的核定征收率通常较高,可能在10%-20%甚至更高,因为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预估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
    • 交通运输业(个体货车、出租车): 可能按车辆吨位、运营里程、车辆类型等核定,应税所得率也有相应标准。
    • 建筑业(小型工程队、装修队): 核定依据复杂些,可能参考工程规模、合同金额、施工人数等,应税所得率需具体看项目。
    • 电子商务(网店): 这个比较新,各地在探索,核定依据可能看网店等级、销售额(平台数据)、发货量、仓储情况等,应税所得率各地差异可能较大。
  2. 地区不同,标准不同: 中国这么大,东部沿海城市和西部内陆县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租金成本差异巨大。国家给个大致范围,具体执行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到地级市的税务局来制定! 同样一个30平米的小面馆,在北京三环内和在西部一个小县城,核定的月营业额肯定不一样,最终算出来的税自然也不同。想知道自己当地的标准?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直接跑一趟主管税务局问清楚!

  3. “核定”的是啥?税率分两层看!

    • 第一层:应税所得率(关键!): 这就是上面反复提到的那个百分比(5%、8%、10%等)。它决定了从你的核定“收入额”里拿出多少比例算作你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率是核心变量,由行业和地区决定。
    • 第二层:所得税税率: 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就要按这个额来交企业所得税(如果是公司)或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 对于公司(企业所得税): 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这个很重要!),目前的优惠政策下,实际税负可以低至5% (比如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内),如果不符合小微,就是25% 的基本税率。核定征收的公司,最终税负 = 核定应税收入 应税所得率 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如5%或25%)
      • 对于个体户/个独/合伙(经营所得个税): 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35%),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核定征收模式下,税务局通常会直接核定一个附征率(比如1.5%左右),这个附征率是综合了应税所得率和个税税率简化后的结果,比如核定月收入10万,个税附征率1.5%,那么个税就是 100,000 * 1.5% = 1,500元,这就非常简便了!

举个“栗子”,看得更明白!

老王在二线城市开了家60平米的小炒店(餐饮业),税务局根据他的地段、面积、2个灶头、3个服务员,核定他月营业额为12万元,当地税务局规定,小型餐饮店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为8%

  • 步骤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核定月营业额 × 应税所得率 = 120,000元 × 8% = 9,600元 (相当于税务局认为老王一个月大概赚9600元)

  • 步骤2:计算企业所得税(假设老王注册的是公司,且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应交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优惠税率(5%)= 9,600元 × 5% = 480元/月 一年就是 480 * 12 = 5,760元

  • 如果老王是个体户呢? 当地税务局可能直接规定个体户餐饮核定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附征率为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 核定月营业额 × 附征率 = 120,000元 × 1.2% = 1,440元/月 一年就是 1,440 * 12 = 17,280元 (看起来比公司高?别急,个体户没有25%的公司税,且个税计算方式不同,这个附征率是综合结果,实际税负需要整体比较,个体户通常免增值税额度也更高,且税后利润直接归老板个人,无需再交分红个税)。

核定征收:是“馅饼”还是“坑”?看清利弊!

优点(香在哪里?):

  1. 超级省心! 最大的好处!不用请专业会计做复杂的账(省下一笔工资),不用为每一张发票头疼,不用搞成本核算,税务局说交多少,按时交就完事了,老板可以把精力100%放在生意上。
  2. 初期成本低: 对于账务简单、规模小、初期利润可能不高甚至亏损的企业/个体户,核定征收下缴纳的税可能低于查账征收(因为查账征收要精确计算利润,亏损就不用交所得税,但核定征收只要核定了收入,基本都要交税)。
  3. 避免“成本票”烦恼: 很多小企业主最头疼的就是采购时拿不到合规发票(成本票),导致查账征收时成本无法抵扣,利润虚高,多交税,核定征收不看你的具体成本,这个烦恼直接消失。
  4. 计算简单透明: 税额计算方式固定清晰,自己就能算明白,不容易和税局扯皮。

缺点(坑在哪里?):

  1. “一刀切”可能多交税! 这是最大的潜在风险!如果你的实际经营成本很高,或者实际利润率远低于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那你就亏大了!比如老王的小炒店,如果因为竞争激烈或者房租暴涨,实际一个月只赚了5000块,但税务局按8%应税所得率核出9600元利润,他就要按9600元交税,实际税负就变重了。
  2. 收入增长未必减负: 核定征收通常是定额或定率,如果你生意做得特别好,收入暴增,但核定定额/定率没及时调整,你确实占便宜(交税少),但反过来,如果税务局根据你的经营情况(比如开分店了)调高了核定额或应税所得率,你的税负就会增加。收入再高,也很难享受到查账征收下成本费用充分抵扣后利润降低带来的节税效果。
  3. 政策变动风险: 核定征收政策,特别是针对特定行业(如文娱、电商)或高收入人群的核定,国家在逐步收紧、规范,今天能核,明天政策一变,可能就不让你核了,或者标准大幅提高。
  4. 损失税收优惠: 很多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定设备投资抵免等),只有在查账征收模式下才能充分享受,核定征收基本与之无缘。
  5. 规模发展受限: 企业要做大做强,融资贷款、参与招投标等,都需要规范、准确的财务报表,核定征收下的账务通常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重要提醒!老板们必看!

  1. 不是你想核就能核! 核定征收是税务局依职权做出的征收方式,通常适用于:

    • 依法可以不设账簿的(如个体户)。
    • 依法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 虽然设了账,但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 发生了纳税义务,逾期不申报,经责令申报仍不报的。
    • 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新办企业/个体户,如果财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税局一般会要求查账征收! 别想当然以为小公司就能核定。
  2. “税负低”是错觉?算总账! 不要只盯着企业所得税或个税,还要考虑增值税及其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核定征收通常只针对所得税(企税或个税),增值税该交还得交(小规模纳税人季度45万内普票免增值税是另一回事),要算综合税负。

  3. “阴阳合同”风险极高! 有些老板为了降低核定额,和房东签“阴阳合同”(报给税务局的租金远低于实际租金),或者隐瞒真实经营情况,这是偷税!大数据时代,金税系统非常强大,风险极高,查到就是补税+罚款+滞纳金,得不偿失!

  4. 定期关注政策! 税收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和核定征收的政策变化较快,要留意当地税务局的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别按老黄历来。

  5. 从核定转查账:路不好走! 如果公司发展起来了,想规范经营转为查账征收,税务局会非常严格地审查你之前的核定期,如果发现之前核定明显偏低,或者有隐瞒收入等行为,秋后算账的可能性很大!转型要趁早,账务要规范。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公司核定征收的“税率”(核心是应税所得率)是多少?答案就是:看行业!看地方!看税局核定的标准! 它像一把“双刃剑”。

  • 适合核定征收的: 规模小、业务极其简单、账务处理能力弱、实际利润率与行业平均相差不大甚至更低(这样核定可能占便宜)、对发展壮大没有迫切需求的小微企业主或个体户,图的就是一个“省心省力”。
  • 不适合核定征收的: 成本占比高且能取得合规发票、实际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有较大发展潜力、需要规范财务以融资或投标、希望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企业,强行选择核定,可能多交冤枉税,还阻碍发展。

最后掏心窝子的话:

作为和财税打交道多年的人,见过太多老板在“核定”和“查账”之间纠结,甚至因为不懂而踩坑,记住三点:

  1. 别猜!直接问! 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带着你的营业执照副本,去你公司所属的主管税务分局(所),找专管员或者咨询窗口,问清楚:“像我们这种做XX生意的,新办的小公司/个体户,能申请核定征收吗?如果能,具体怎么核?应税所得率(或个税附征率)是多少?” 获取官方的、针对你具体情况的口头或书面答复。
  2. 算笔明白账! 根据税局给的信息(核定方式、应税所得率/附征率),预估一下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营业额,算算核定要交多少税,再评估一下如果查账征收,在规范经营、取得发票的前提下,大概的利润和税负是多少,两相比较,看哪个更划算、更适合你现阶段。
  3. 眼光放长远! 如果心里有点想把生意做大的小火苗,哪怕现在规模小,也强烈建议咬牙规范财务,设置简单账簿,哪怕请个兼职会计每月理一次账。 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查账征收的要求,更是为了你自己能清清楚楚知道生意到底赚不赚钱、钱赚在哪里、成本花在哪里,这是经营企业的基本功,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为了一时省几千块会计费,可能在未来付出几万甚至更多的“学费”和机会成本。

税收是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但绝不是老板唯一要考虑的事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你当下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的征收方式,把省下的心力和省下的钱,用在开拓业务、服务客户、提升产品上,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希望这篇掏心窝子的讲解,能帮你拨开核定征收的迷雾,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公司核定征收税率是多少?一文讲透这个税事儿! 公司核定征收税率是多少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