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怎么算?手把手教你算清这笔账(包子铺老板都能看懂!
张老板的包子铺生意红火,但面对一堆零散的采购单据、员工工资条,他直挠头:"这账本看得我眼晕,税务局说我这情况适合'核定征收',可到底怎么算要交的企业所得税啊?钱总得交得明明白白吧?"
别急!核定征收正是税务局为张老板这类账册不健全、难以精准核算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懒人算法",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公司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到底怎么算,让你算得清楚,交得放心!
核定征收: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看你的公司账目混乱,或者规模太小、业务简单,不按实际利润算税,而是根据你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或者原材料、能源消耗等情况,直接拍板定一个征收率或者应税所得率,你公司就按这个"标准"来交税,省去了复杂记账、查账的麻烦!
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主流方式):
特点 | 核定征收 | 查账征收 |
---|---|---|
核心差异 | 不依赖精确账本,税务局核定一个征收依据(如利润率、所得率) | 必须依赖完整、准确的会计账册和凭证,按实际利润计算 |
适用对象 | 账册不全、难以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初创公司等(税务局认定适用) | 规模较大、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核算盈亏的大多数公司 |
计算基础 | 核定的应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或 =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实际利润总额(需经过专业调整)= 收入总额 - 成本 - 费用 - 税金 - 损失等(按税法规定) |
计算过程 | 相对简单直接 | 复杂,需专业会计处理,涉及大量调整 |
税务风险 | 税务局有较大裁量权,核定标准变动可能影响税负 | 依赖自身账务,账务处理不当或不合规风险较高 |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核心算法(划重点!)
关键在于搞清楚税务局给你公司核定的具体方式和核定率,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按"收入总额"核定 + 应税所得率(主流方式)
-
核心公式: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
-
拆解说明:
- 收入总额: 指你公司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通常是一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财产等取得的所有收入,敲黑板!这里通常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金额,比如你包子铺今年卖包子、豆浆总共开了100万的发票(不含税),那收入总额就是100万。
- 核定应税所得率: 这是税务局定的核心比例! 这个率代表了税务局认为你公司收入中大概有多少比例算作"利润",这个率不是全国统一,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都可能不同!常见行业参考范围(具体一定以你主管税务局核定为准):
- 制造业:5%-15%
- 批发和零售业:4%-15%
- 交通运输业:7%-15%
- 建筑业:8%-20%
- 餐饮业:8%-25%
- 娱乐业:15%-30%
- 其他行业:10%-30%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 目前基本税率是25%,但小微企业有优惠!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这里就是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得出的那个数)不超过300万的部分,实际税率最低可到5%(2027年底前政策)。
-
举个"栗子"(包子铺张老板): 假设张老板的包子铺2025年收入总额(不含税)为120万元。 主管税务局核定其适用应税所得率为10%(餐饮业常见)。 张老板符合小微企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120万 × 10% = 12万 < 300万)。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120万 × 10% × 5% = 120万 × 0.1 × 0.05 = 6万元。 看,张老板今年只需交6000元企业所得税!
按"收入总额"核定征收率(相对少见但更简单)
-
核心公式: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拆解说明:
- 收入总额: 同上,指不含税的总收入。
- 核定征收率: 这个率更"霸道"!它是由税务局直接核定的一个综合征收率,已经包含了应税所得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概念,也就是说,用收入乘以这个率,直接得出你要交的税,一步到位!这个率通常非常低,比如0.5%, 1%, 1.5%等,具体也是税务局说了算。
-
举个"栗子"(便利店李阿姨): 假设李阿姨的小便利店2025年收入总额(不含税)为80万元。 主管税务局直接核定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率为1%。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80万 × 1% = 8万元。 李阿姨今年交8000元企业所得税。
关键细节与注意事项(避开这些坑!)
- "收入总额"不含税! 千万别把开票的含税金额当收入!开票金额 / (1 + 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 不含税收入(收入总额),这是新手最容易栽的坑!
- 核定率不是你想选就能选! 是税务局根据你公司行业、规模、地段、历史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后核定的,接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或通知书,一定要看清楚核定的方式(是按所得率还是征收率)和具体数值。有异议要及时沟通!
- 核定率可能会变! 税务局不是一定终身,如果你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成本暴涨、业务转型),或者税务局认为原来的核定明显不合理,他们有权重新核定!所以自己心里也要有杆秤。
- 核定征收 ≠ 想开多少票都行! 税务局给你核定,是基于对你业务规模的判断,如果你突然开票量暴增远超核定时的水平,小心被盯上!可能面临稽查,要求你补税甚至罚款。业务规模要和开票量匹配!
- 免税收入也要算进"收入总额"吗? 要! 计算核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时,"收入总额"通常是指税法规定的全部应税收入,包括免税收入(比如符合条件的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核定的是应税所得率或征收率,基数还是总收入。
- 核定征收下,成本费用票还要不要? 强烈建议要! 虽然计算税款时不直接依赖精确成本,但保留采购原材料、支付房租水电、发工资等凭证依然至关重要:
- 证明业务真实性: 防止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 应对税务检查: 税务局核查时,需要证明你的收入是真实的、经营是持续的。
- 未来调整可能: 如果税务局觉得你成本明显不合理(比如收入100万,成本票只有10万),可能会怀疑你隐瞒收入或虚增利润,有权调整你的核定率甚至要求转为查账征收!
- 核定征收也能享受税收优惠吗? 可以!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5%),在核定征收(按应税所得率方式)下,只要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应税所得率)符合小微标准(≤300万),就可以享受低税率,其他行业性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15%)能否享受,需看具体政策规定和税务局执行口径,需咨询确认。
- 核定征收不是避税天堂! 它是征管手段,不是优惠政策本身,刻意做亏、隐瞒真实收入、利用核定转移利润等行为风险极高,一旦被查实,补税、罚款、滞纳金一个都跑不了,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核定征收算税三步走
- 确认核定方式: 查税务局给你的通知书,是按应税所得率还是征收率?
- 确定收入总额: 计算纳税年度内所有不含增值税的收入总和。
- 套公式计算:
- 按应税所得率: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记得看是否符合小微优惠!) - 按征收率: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按应税所得率:
给老板们的行动清单:
- 找通知: 翻出税务局发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或相关通知书,仔细阅读核定的方式(所得率/征收率)和具体数值、有效期。
- 算收入: 财务或老板自己,按年(或季度预缴时)准确汇总不含税的总收入。
- 套公式: 按上面教的公式计算。
- 留凭证: 采购、费用等发票单据,规规矩矩整理好,锁进柜子!这是护身符。
- 勤沟通: 对核定结果有疑问?经营发生大变化?主动找你的税收管理员沟通,别等税务局找上门。
- 守规矩: 依法开票、如实申报,业务做多大,票就开多少,别耍小聪明。
最后的大实话:
核定征收像是税务局给小微企业的一条"绿色通道",省去了账本烦恼,但这通道有规矩,收入要算清(不含税!),核定率要认准,凭证要留好。 它能省心,但绝不是偷税漏税的后门,算明白这笔账,该交的税一分不少,不该交的也心中有数,生意才能做得安稳长久。
下次再有人问"核定征收怎么算",你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保准说得透透的!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