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核定征收?先看看你够不够格!
老张开了家小面馆,生意还不错,可每次去税务局报账都头疼得要命,隔壁老王告诉他:"去申请核定征收啊,简单省事,税还交得少!"老张一听心动了,可跑去税务局一问,工作人员却摇摇头:"老张啊,你这情况,现在还真不一定能核定。"老张懵了:"啊?不是说核定征收很容易吗?我这小本生意也不行?"
核定征收,真不是你想核就能核!它更像是一张税务局开出的"特许通行证",专门给那些实在难以按常规查账征税的企业准备的"绿色通道"。
核定征收:不是"省税神器",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咱们得搞清楚,核定征收不是一种企业可以主动选择的"优惠税种",更不是所谓的"避税法宝",它其实是税务局在特定情况下,迫不得已才采用的一种征收管理方式。
核心原因就一个:你的账,税务局没法儿查清楚、算明白! 想想看,税务局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是你企业把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清清楚楚记在账上,他们翻开账本一看,哦,利润多少明明白白,按这个数乘以税率收税,大家都省心。
但现实是,有些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账本要么残缺不全,要么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甚至压根就没有账! 税务局想按常规查账征收?门儿都没有!这种情况下,税务局总不能就不收税了吧?那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根据掌握的一些线索(比如你的店面大小、所在地段、雇佣人数、水电消耗、设备规模、甚至同行的经营水平),估算出一个大概的收入或者利润率,再给你定个税,这就是核定征收的由来——实在没法算细账,只能估个大概数。
什么样的企业,税务局才可能给你这张"通行证"?

哪些企业容易"够格"申请核定征收呢?主要分下面几种情况:
-
"小不点"企业:规模是真小
- 刚起步的小微企业: 公司刚成立,人手就老板光杆司令一个,或者再加个兼职会计,业务刚起步,收入少得可怜,可能连请个专职会计都觉得肉疼,这种情况下,账务处理能力确实很弱,税务局也理解。
- 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这几类组织形式本身就相对简单灵活,法律对它们的建账要求,尤其是规模很小的个体户,本身就没那么严格,很多小餐馆、小便利店、小工作室、个人承接业务的,都属于这一类。他们是核定征收最主要的适用对象。
- 关键点: 你得真"小",月销售额或营业额长期在10万以下(这个数字是动态的,具体看当时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界定),雇员很少,经营场所可能就是个小门脸或者在家办公,税务局一看,你这规模,要求你建个完善账套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
"糊涂虫"企业:账是真乱 这才是税务局给你核定征收的核心原因!账务管理出了大问题,导致无法准确核算,常见乱象包括:
- 账簿凭证玩失踪: 要么压根没建账,所有单据都堆在抽屉里或者塞在电脑某个文件夹里;要么账本建了,但原始凭证(发票、收据、合同、银行流水等)丢得七七八八,或者根本对不上号。
- 成本费用是笔糊涂账: 花了多少钱进货?雇人发了多少工资?房租水电多少?这些成本费用要么没记全,要么记乱了,甚至很多支出根本拿不出合法凭证(白条一大堆),收入和成本费用搅和在一起,分都分不清。
- 申报表自相矛盾: 报给税务局的报表(比如增值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预缴表)和实际做的账,或者和银行流水,存在明显的、无法合理解释的巨大差异。
- 玩"失踪"不申报: 到了该报税的时候,直接"装死",不申报也不缴税,税务局催了也没用,或者虽然报了,但一看就是敷衍了事,数据明显失真。
- 税务局查账直接"抓瞎": 税务局通知要来查账了,结果企业要么拿不出一套完整的、清晰的账本凭证,要么提供的资料漏洞百出、逻辑混乱,让税务人员根本无从下手去核实真实的经营情况。
案例: 李总的建材销售公司,规模不大不小,但公司就一个出纳兼行政,会计是外面代理记账公司做的,代理记账公司只根据李总给的一些零散发票和银行流水做账,很多现金收的货款、付的运费根本没记录,成本核算更是一塌糊涂,不同批次材料混在一起,库存也从来没盘清楚过,税务局来检查,要求提供某月的销售明细和对应的成本结转凭证,李总这边翻箱倒柜也凑不齐,提供的资料前后矛盾,税务局认定该公司"成本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对其企业所得税实行了核定征收。
-
"特殊户"企业:行业特性使然 有些行业,由于经营模式特殊,确实很难取得合规票据或者精确核算成本,税务局在实践中对这类行业核定征收相对多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
- 餐饮业: 食材采购渠道复杂(菜市场、批发商、小农户),现金交易多,很多小供应商开不出发票;每天消耗多少食材、具体成本多少,精确计算难度大。
- 娱乐业(如KTV、酒吧): 酒水、小食品消耗量大,客人消费项目多(房间费、酒水、服务费等),现金收入占比高,实时监控每一笔收入并精确核算成本费用有难度。
- 部分居民服务业(如美容美发、洗浴): 同样存在耗材管理难、现金收入多、小规模经营不易规范建账的问题。
- 部分农产品初加工/收购: 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取得合规发票难;成本核算也相对复杂。
- 建筑施工(小型包工头/项目): 工程分项多、临时工多、材料采购来源杂,成本归集和核算容易混乱,尤其是一些挂靠项目。 注意: 不是说你是开餐馆的就一定能核定!只是说这个行业里的小微个体户,如果账务确实混乱,被核定的概率相对大一些,大一点的、管理规范的餐饮企业,照样得查账征收。
硬核前提:业务必须真实!别打歪主意!
这点至关重要,必须单独强调! 核定征收不是偷税漏税的保护伞!
- "空壳"、"虚开"无处遁形: 税务局现在的大数据系统不是吃素的,如果你没有真实的经营场所、没有必要的设备人员、没有真实的业务流(合同、物流、资金流),纯粹是为了"节税"而注册一个核定征收的空壳公司,或者想用它来给别的公司虚开发票,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这种属于严重违法,轻则补税罚款,重则涉及刑事责任。
- "阴阳合同"行不通: 别想着私下交易不签合同或者签低价合同,以为核定征收就按那个"低价"核定了,税务局会通过银行流水、行业利润率、你自身的经营规模等多种手段来评估,发现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照样有权调整你的核定额。
- "转换身份"有风险: 有些老板听说个体户核定容易,就把本应该注册公司的业务强行拆分成个体户,但如果业务规模、性质明显超出了个体户的合理范畴,税务局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为了"蹭核定",风险极大。
税务局给你核定征收,是基于你确实在真实经营,只是账务能力差,如果你连经营都是假的或者违法的,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申请核定征收?别急,流程和风险心里得有数
- 不是你想申请就能申请: 通常不是企业主动打报告"我要核定征收!"就能批下来的,往往是税务局在日常管理(比如纳税评估、税务检查、注销清理)中,发现你符合前面说的那些"账务混乱"等条件,依职权主动启动核定程序,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符合条件,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证明你账确实做不好),看税务局是否受理,但最终决定权在税务局。
- 核定方法不是"一口价": 税务局核定你的税额,不是随便拍脑袋,常用的方法有:
- 参照同类: 看看跟你规模、地段、行业差不多的同行,他们的利润水平大概多少,参考一下。
- 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 如果你能提供部分成本数据,税务局会根据这个加上合理的费用和行业平均利润来推算收入。
- 耗用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 比如开餐馆,根据你每月水电煤气消耗量、大致食材消耗量来推算营业额。
- 按照设备产能、从业人员数推算: 比如一个小加工厂,有几台机器、几个工人,按行业平均效率推算产量和收入。
- 直接核定应纳税额: 在实在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时,直接给你定个税(这需要非常严格的程序)。
- 核定不是"终身制"!风险时刻存在:
- 税务局会动态管理: 今年给你核定了,不代表明年还能核,如果你的经营规模做大了,税务局会要求你规范建账,转为查账征收。
- 税负可能更高: 别以为核定征收一定比查账征收税负低!税务局核定的利润率或税额,往往是基于行业平均偏上水平或者"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确保税收不流失,如果你的实际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被核定了较高的税额,那你反而吃亏了。
- 被稽查风险: 核定征收企业同样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之一,税务局会核查你的核定依据是否合理,你的实际经营规模是否远超核定标准,如果发现你通过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等方式导致原核定依据失效,或者你明明有条件建账却故意不建,不仅要补税、加收滞纳金、罚款,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偷税罪! 别以为核定了就万事大吉、可以放飞自我了。
- 政策变动风险: 国家对核定征收的管理是在持续收紧的,尤其是利用核定征收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空间被大幅压缩,比如近年来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权益性投资所得核定征收的叫停,对个体户核定征收范围的规范和收紧(2025年41号公告影响很大),未来政策只会越来越严。
清醒认识,正道经营
说到底,核定征收是税务管理中的一种特殊手段,带有一定的"救济"性质,它绝不是企业税务规划的首选目标,而是账务管理实在跟不上发展时,一种被动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的选择。
与其绞尽脑汁琢磨自己"够不够格"核定征收,不如踏踏实实把心思花在如何规范经营、健全财务制度上。
- 小企业起步难? 至少把每天的流水记清楚(哪怕用个Excel表),把进货发票、费用发票都收集好,找个靠谱的兼职会计或代理记账(基础服务费用并不高),把账目理清楚。
- 业务真实是底线! 别为了所谓的"节税"去搞虚假经营、转换身份、虚开发票,这是条不归路。
- 业务做大了? 该请专职会计就请,该上财务软件就上,该规范管理流程就规范,查账征收虽然要求高,但能真实反映你的经营成果,让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心里有底,长远看利大于弊。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核定征收的存在,体现了税法在原则性之外的灵活性,这份灵活的背后,是对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严格审视。别把"特例"当"惯例",更别把"便利"当"漏洞"。 税局的眼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亮。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