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收返还怎么做账务处理?三步到位,会计必收!
听到“税收返还”四个字,是不是感觉像天上掉了个小馅饼?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返还,这可是真金白银流回公司账户啊!但馅饼到手了,怎么把它“消化”好——也就是准确、合规地做好账务处理,避免后续税务风险?别急,跟着我这个财税老兵,一步步拆解清楚,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
第一步:搞清返还性质,找准入账方向(别进错门!)
企业所得税的返还,最常见就这俩“门路”:
-
汇算清缴多缴退税(最常见!)
- 咋回事? 年度终了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发现全年实际预缴的税款,超过了全年最终算出来应该交的税,税务局把你多交的那部分钱退给你。
- 为啥多缴? 最常见的就是季度预缴时利润估高了,或者享受了年度才能最终确认的税收优惠(比如研发费加计扣除、特定设备加速折旧等)。
- 账务核心:冲减当初的“所得税费用”! 这钱本来就是你应该少交的税,现在退回来,相当于当初多记了一笔费用,现在要冲回来。
-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特定政策优惠)
- 咋回事? 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区域或行为(比如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特定地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明文规定:你先按正常税率把税交了,然后满足条件后,税务局再把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税款退给你。
- 账务核心:属于政府补助! 这种返还带有明显的政府补贴性质,是为了补偿或鼓励你执行特定政策,会计上要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来入账。

划重点:性质不同,入账科目天差地别!汇算清缴退的是自己的“多付款”,冲费用;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是政府给的“补贴”,进收益,千万不能搞混!
第二步:实战入账!手把手教你写分录(含案例)
汇算清缴多缴退税(冲减当期或前期所得税费用)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先冲减“应交税费”科目里挂着的多交数)
-
关键调整分录(区分情况!):
-
情况A:退的是本年度的多缴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所得税费用 XXX元 (直接冲减本年的所得税费用,相当于减少了本年的成本)
-
情况B:退的是以前年度的多缴税款(最常见!)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XXX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因为影响的是以前年度的利润,不能直接调今年费用,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特殊科目过渡)
紧接着(重要!):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XXX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XX元 (最终将调整金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 如果涉及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等,也要相应调整。
-
-
举个栗子(情况B): 晨星科技公司2025年度汇算清缴,算下来全年应缴企业所得税200万,但2025年四个季度已经预缴了230万,多缴了30万!2025年6月,税务局把这30万退回到公司账户。
- 2025年6月收到钱:
借:银行存款 300,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300,000元
- 调整以前年度(2025年)损益: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300,0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元
- 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元
- (假设按10%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元 (300,000 * 1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0,000元
- 2025年6月收到钱: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的所得税(按政府补助处理)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XXX元 贷:其他收益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或 营业外收入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XXX元 (明确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收益处理)
-
举个栗子: 阳光软件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重点软件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期结束后的10%税率优惠(正常税率25%),2025年3月,公司按25%税率预缴了第一季度企业所得税100万,4月,根据政策申请并收到了即征即退的15%税款部分(100万 * 15% = 15万)。
-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50,000元 贷:其他收益 (或 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150,000元 (这笔15万直接增加了公司当期的利润!)
- 收到退税款时:
第三步:重要细节与风险提示(躲坑指南!)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个好同志,但别乱用: 只有明确是退以前年度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才用到它!退本年度的,直接冲减“所得税费用”,用错了科目,你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可就乱套了。
- 跨年退税调整,影响报表年初数: 如果你在2025年处理2025年(或更早)的退税,用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那么在编制2025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时:
- 资产负债表: 需要调整相关项目的年初余额(比如调增未分配利润年初数、调增盈余公积年初数)。
- 利润表: 这个调整不影响2025年当期的利润表!它影响的是2025年(或更早)的留存收益期初数,这点在年报审计时特别重要,容易被忽略。
- 附件!附件!附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税务局出具的《税收收入退还书》(电子或纸质)是核心凭证!必须保存好。
- 银行回单(显示款项性质为退税)也要钉在后面。
- 如果是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相关的政策文件、申请批复文件也要留档备查,这些都是证明你处理合规的铁证!
- 警惕挂账“其他应付款”的陷阱! 有些会计图省事,收到退税直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想着以后再调。大错特错! 这样处理:- 掩盖了真实的业务性质(到底是冲费用还是政府补助?)。
- 可能导致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失真。
- 税务局查账时,很可能认定你处理不当,甚至怀疑隐匿收入! 务必根据性质及时、准确地进行损益或权益调整。
- 金额核对不能忘: 银行实际到账金额、税务局退还书金额、你账上记录的金额,三者必须一致!差一分钱也得找出原因,特别是涉及外币退税的,汇率折算要准确。
- 政策适用性是前提: 对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你必须百分百确认公司符合享受该政策的条件,并且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获批的退税,如果政策理解错误或申请条件不满足,即使收到了钱,未来也可能被追回甚至处罚,吃不准的政策,务必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顾问。
- 小企业准则 vs 企业会计准则: 如前所述,对于政府补助性质的返还(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计入“营业外收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通常计入“其他收益”,别选错科目。
总结一下关键步骤:
- 定性: 是汇算清缴多缴退?还是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看退税依据文件最准!)
- 选科目:
- 汇算清缴退:本年退冲
所得税费用
;以前年度退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未分配利润
。 - 即征即退/先征后返:
其他收益
(企业准则)或营业外收入
(小企业准则)。
- 汇算清缴退:本年退冲
- 做分录: 根据定性结果,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 附凭证: 把《税收收入退还书》、银行回单及相关政策批复文件钉牢在凭证后面。
- 调报表(如涉及): 如果是调整以前年度,记得调报表年初数!
- 别挂账: 切忌图省事挂“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
企业所得税返还的账务处理,核心在于准确判断返还性质,性质定了,科目就定了;科目对了,分录就清晰了,再配合完整的凭证和必要的报表调整(如果是以前年度),就能妥妥地把这个“小馅饼”安全合规地“吃”下去,为公司增加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和利润(或留存收益)。
账务处理是基础,合规是底线,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尤其是涉及以前年度调整或复杂政策时,及时寻求专业财税顾问的帮助绝对是明智之选!退税到账别慌张,三步走稳账清爽!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