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返还到账?老会计手把手教你做账分录(附真实案例)

开头:
“王会计,咱们去年多缴的企业所得税退回来了,20多万呢!这账该咋做呀?”出纳小张拿着银行回单兴冲冲地跑进财务室。
王会计扶了扶眼镜,淡定一笑:“别急,退税是好事,但分录要是做错了,税务稽查来了可说不清,来,我教你几招稳当的处理方法!”

企业辛苦经营,能收到税务局的退税“红包”绝对是件开心事,但这份“惊喜”落到财务头上,如何正确入账就成了技术活。做对了是锦上添花,做错了可能埋下税务隐患。 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掰开揉碎讲清楚“企业所得税返还”的分录处理全流程!


核心原则:先搞清楚这笔钱是“啥来头”?

企业所得税返还的原因五花八门,做账前必须确认退税性质,这是分录正确的基础:

  1. 汇算清缴多缴退税(最常见):
    上年度预缴多了,汇算后税务局退回来。本质是冲减你当期“所得税费用”
    举个栗子🌰: 2025年预缴了100万所得税,2025年汇算发现实际只需交80万,税务局退回20万,这20万就是“多交的冤枉钱回来了”。

  2.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退税
    符合国家政策(如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交了税再按比例退回来。本质是政府给的补贴
    举个栗子🌰: 某软件企业销售自产软件,按13%交增值税后,税务局再返还10%,这部分退税款属于“补贴收入”。

  3. 企业所得税返还到账?老会计手把手教你做账分录(附真实案例)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做账怎么做分录 第1张

    政策性优惠直接减免后退税
    如疫情期间的特殊减免政策,前期已缴税款后期符合条件后退回。本质也是政府补贴

  4. 税务稽查/自查补税后产生的多缴退税
    比较少见,处理同汇算清缴退税。


分录怎么做?关键看企业执行什么会计准则!

✅ 场景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大中型企业常用)

  • 情况A:汇算清缴多缴退税(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

    借:银行存款              (实际到账金额,如200,000元)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200,000元)  
    • 划重点! 这笔分录的核心是 “冲减负债”,退税意味着你之前多确认了“应交企业所得税”这个负债,现在钱退回来了,负债减少,同时银行存款增加。
    • 月末结转: 在计算当月利润时,这笔退款会自然体现在“所得税费用”的减少上(因为应交税费贷方发生额减少,等于费用减少)。
  • 情况B:税收优惠退税(如即征即退、政策性返还)

    借:银行存款             (如150,000元)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150,000元)  // 或选择“营业外收入”,但“其他收益”更规范
    • 划重点! 这笔分录的核心是 “确认收益”,这是国家给的“红包”,属于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更符合准则精神。

✅ 场景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小微企业常用)

  • 情况A:汇算清缴多缴退税(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

    借:银行存款              (200,000元)
    贷:所得税费用            (200,000元)  // 小准则可以直接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 小准则更简单粗暴! 收到退税直接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科目即可,处理非常直观。
  • 情况B:税收优惠退税(如即征即退、政策性返还)

    借:银行存款             (150,000元)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150,000元) // 小准则下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
    • 划重点! 小准则下,这类政府补助性质的退税,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

📌 关键科目对比表:不同准则下的处理差异

退税性质 《企业会计准则》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分录
汇算清缴多缴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税收优惠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真实案例演示:一看就懂!

案例1(企业会计准则 - 汇算清缴退税)
某科技公司2025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85万元,2025年5月完成汇算清缴,经税务局审核确定2025年度应纳所得税额为75万元,6月10日,收到税务局退税款10万元。

  •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00,000.00
  • 错误示范(千万别做!):
    误做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 — 这将导致虚增利润,可能多缴企业所得税!

案例2(小企业会计准则 - 软件企业即征即退)
某小型软件公司(执行小准则)销售自产软件产品,本月缴纳增值税50,000元,根据政策,可享受即征即退,退税额45,000元已到账。

  •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4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45,000.00

案例3(企业会计准则 - 政策性优惠退税)
某制造业企业因符合疫情期间困难行业扶持政策,收到税务局退回的前期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00,000元。

  •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  200,000.00  // 强调是日常相关补助

实操中的关键细节 & 常见坑位

  1. 银行回单是命根子:
    必须取得银行盖章的收款回单,注明“企业所得税退税”字样,这是最核心的原始凭证,没有它,账做得再漂亮也白搭。

  2. 摘要写清楚,省心一辈子: 务必清晰!

    • “收税务局退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税款”
    • “收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2025年4月)”
      含糊地写“收退税”或“收税务局款”,未来查账时哭都来不及。
  3. 区分“冲费用”和“确收入”:
    汇算退的是自己的钱回来,冲费用/负债;优惠退的是国家给的补贴,确认为收益。性质不同,科目天差地别!

  4. 影响利润表在哪看?

    • 冲减“应交税费”或“所得税费用”:最终体现在利润表 “所得税费用” 行项目的减少上(当期利润增加)。
    • 计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直接增加利润表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行项目金额。
  5. 税务申报别忽视:
    税收优惠性质的退税(如即征即退),虽然会计上做了收入,但通常属于 “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做纳税调减!具体看政策文件和税务规定,汇算清缴退税本身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老会计的特别叮嘱

  • “应交税费”余额别为负! 如果收到退税后,“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科目出现贷方负数(借方余额),通常是前期账务处理有误(比如少计了费用),需要追溯调整,不能放着不管。
  • 大额退税留证据: 特别是政策性优惠退税,把相关的政策文件、税务局审批通知单等资料保存好,税务检查时能说清楚来源。
  • 软件记账要选对科目: 使用财务软件做账时,务必在科目设置里选对“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别手滑点错。
  • 不确定,先问税管员! 遇到特殊退税(如稽查调整退税、政策执行有争议),别自己猜,直接联系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员,书面咨询最稳妥。


收到企业所得税退税,就像在旧衣服口袋里摸出百元大钞——惊喜之余更要冷静处理。分清性质、跟准准则、写清摘要、留好凭证,这十六字口诀牢记心头,保证你的账务处理既合规又清晰。

下次小张再拿着退税单冲进办公室,你也能像王会计一样气定神闲:“放着吧,分分钟搞定!” 这才是专业财务该有的底气。

(原创干货,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企业所得税返还到账?老会计手把手教你做账分录(附真实案例) 收到企业所得税返还做账怎么做分录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