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税负大减负!核定征收全攻略(手把手教你办)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面馆,生意挺红火,可每月一到报税就头疼:
“我这每天现金进进出出,葱姜蒜的票也找不全,账根本算不清啊!税局要是查我咋办?”
隔壁五金店老李一拍大腿:“老王,你咋不去申请核定征收?像咱这种小本买卖,税务局直接给你‘定个数’交税,省心省钱!”
核定征收,说白了就是税务局体谅咱个体户的难处:
- 账太难记: 每天零碎收入支出,没专业会计根本理不清。
- 票太难管: 菜市场买个菜,问小贩要发票?人家可能觉得你有毛病。
- 成本太高: 专门请个会计做账?小店利润可能还不够付工资!
税务局一看这情况,干脆根据你的行业、地段、规模,直接给你核定一个数,每月/季度按这个数交税就行,不用再为发票、账本发愁!
核定征收VS查账征收:个体户两条交税路
-
查账征收(算细账):
- 怎么交? 你得建好账本,记录所有收入、成本、费用,赚的钱(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按这个利润额,对照税率表(5%-35%)算税。
- 适合谁? 规模较大、能请会计、收支票据齐全的个体户(比如大型工作室、连锁店)。
- 痛点: 票据差一张都可能被认定偷税,罚款能让你肉疼!
-
核定征收(估个数):
- 怎么交? 税务局不用看你具体账本,直接根据:
- 你店在哪儿开(黄金地段还是偏僻小巷)
- 做啥生意(餐饮、零售、服务利润不同)
- 店面大小、雇了几个人
- 设备情况
综合评估,给你定个“标准”。
- 适合谁? 绝大部分普通个体户! 特别是夫妻店、小作坊、流动摊贩等难建账的。
- 怎么交? 税务局不用看你具体账本,直接根据: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定法”主要有两种
-
定期定额征收(“包月套餐”):
- 最省心!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好:
- 每月/季营业额是多少(比如老王面馆每月核定5万)
- 每月/季要交多少税(比如老王每月固定交1000块税)
- 关键点:
- 只要实际收入不超过核定数的20%(比如老王实际收入≤6万),就按固定额1000块交。
- 超过了?得主动去补申报!税务局发现你没报?麻烦就来了。
- 优点: 超级省事,税固定,好规划。
- 适用: 收入较稳定的小店(便利店、小餐馆、理发店等)。
- 最省心! 税务局直接给你定好:
-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用量计费”):
-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
- 给你所在的行业定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比如餐饮业可能是15%。
- 你报告当期总收入。
- 要交的税 = 总收入 × 行业利润率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例子: 老李五金店季度收入10万,税务局核定利润率10%,税率按经营所得是20%,速算扣除数假设为0(简化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元 × 10% = 10,000元
应纳税额 = 10,000元 × 20% = 2,000元 - 优点: 收入多就多交点,收入少就少交点,更灵活。
- 适用: 收入波动大的个体户(比如季节性强的水果摊、装修队等)。
- 税务局不直接定税额,而是:
为什么说核定征收是大多数个体户的“福音”?
- 操作巨简单,解放大脑! 不用研究复杂账目,不用收集堆积如山的发票,省下的时间精力,多卖两碗面不香吗?
- 税负可能更划算! 尤其对成本票难取得的小店(比如主要采购来自菜市场),核定征收核定的利润往往低于实际利润,相当于变相“减税”。
- 风险直线下降! 最怕发票不全被罚?核定征收下,税务局主要看你是否如实申报收入(特别是定期定额的),只要收入不超限,发票问题不再是“定时炸弹”。
- 成本省一大截! 不需要每月花几百上千请代账会计,省下的都是纯利润。
手把手教你申请核定征收(关键步骤!)
老王决定去申请了,他该怎么做?
-
摸清“行情”:
- 去税务局官网或大厅,查查你所在地区、你这个行业,大概的核定标准(比如月营业额区间、利润率),心里先有个谱。
- 重要! 自己预估下真实、合理的月/季度收入,别为了少交税故意估太低,容易被驳回或后续惹麻烦。
-
备齐“敲门砖”(材料清单):
-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
- 老板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 公章(如果刻了的话)
- 经营场所证明: 租房合同、房产证复印件(证明你的店开在哪)
- 可能需要的补充材料(各地要求不同,提前电话问):
- 门店照片(证明规模和实际情况)
- 主要设备清单
- 雇佣员工情况(劳动合同或社保记录)
- 初步的收入成本说明(自己简单写写)
-
填好“申请表”:
- 去税务局(或电子税务局)领/下载《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申请表》或《核定征收申请(变更)表》。
- 重点填:
- 申请核定类型: 勾选“定期定额”或“核定应税所得率”。
- 预估营业额/收入: 填你之前合理预估的数。
- 经营情况说明: 写清楚为啥要核定(规模小、无专业会计、成本票据难以取得)。
-
递交申请,等结果:
- 把材料和申请表交到主管税务分局。
- 税务专管员很可能会实地核查!看看你的店面位置、大小、客流量、设备、雇人等是否和申请一致。务必配合,如实说明。
- 税务局内部审核、审批。
-
拿到“许可证”(核定通知书):
- 审批通过后,税务局会发你个《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或《核定征收通知书》。
- 核心信息: 核定期限(一般一年)、核定方式(定额还是定率)、核定的月/季营业额或应税所得率、核定的月/季应缴税额(如果是定额)。
- 仔细看! 这就是你以后交税的依据。
成功核定后,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
收入超了,装不知道?
- 定期定额户: 实际收入超过核定20%?必须!必须!必须!在超出的次月去补申报补税!别等税务局找你,主动点!(比如老王核定5万/月,实际6.5万,超了30%,下月赶紧去补报补税)
- 定率户: 按实际收入申报,别瞒报。
- 后果: 补税+滞纳金+罚款是标配,严重可能取消核定资格,甚至影响信用。
-
以为核定=不用记账?错!
- 虽然税务局核定时不主要看账,但《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说了,达到一定标准(比如月销售>10万)还是得设简易账。
- 建议: 养成记录流水的好习惯(简单记收入、大项支出),自己心里有数,对账、规划经营都有用,万一哪天税务局要求查也有准备。
-
忘记按期申报纳税!
- 核定征收只是定好了怎么算税,该申报的期限一次不能落! 通常是月报或季报,电子税务局或大厅都能办。
- 后果: 逾期申报?罚款等着你。
-
经营范围、规模变了不报告?
- 店面扩大、换了更旺的位置、增加新项目(比如面馆开始卖炒菜)?主动去税务局申请重新核定! 原来的标准很可能不适用了。
关于核定征收的热门疑问解答
-
Q:申请核定征收,税务局一定会批吗?
A:不一定!得看你是否符合条件(规模小、难建账)、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合理、税管员核查是否通过,故意低估收入基本没戏。 -
Q:核定之后还能改成查账征收吗?
A:可以! 如果你发展壮大了,账能做好了,主动申请查账征收没问题,但查账征收想改回核定?通常比较难,除非你能证明确实又不符合查账条件了。 -
Q:核定征收能开发票吗?
A:当然能! 核定征收和你给客户开发票是两码事,客户要发票,你就得按规定开(普票或专票),该交的增值税(及附加)一分不能少!核定主要影响的是“经营所得”个税。 -
Q:核定征收就完全不用管成本发票了吗?
A:别极端! 虽然核定征收下,经营所得个税的计算对发票依赖度降低了,但:- 你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要抵扣进项税,必须要有专票!
- 涉及其他税种(比如租赁发票、大额采购)也可能需要。
- 自己留好大额支出的凭证,万一有争议也能说得清。
核定征收就像税务局给个体户小老板们开的一条“绿色通道”,它深知大家创业不易,算账太难,用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既保证了国家税收,又极大减轻了个体户的负担和风险。
老王听完,第二天就带着材料去了税务局,专管员老张来面馆看了看,问了问情况,一周后老王就收到了核定通知书:定期定额,月营业额核定为48,000元,每月固定缴纳个人所得税960元,老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下踏实了!再也不用为找不着葱姜蒜的发票睡不着觉了,省下的钱正好给老伴换部新手机!”
政策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就能把“负担”变成“助力”,与其提心吊胆,不如主动了解政策,合规经营,生意才能做得安心、长久。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