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全攻略,从申请到避坑一次讲透

个体户老板看过来!手把手教你搞懂“核定征收”,税交得明白又省心!**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五金店,生意还行但账目一团乱麻,税务局的同志一说“查账征收”,老王就头大:“我就卖个螺丝钉、水龙头,每天进出几十笔,哪记得那么清楚啊!”隔壁早餐店张姐一句话点醒他:“老王,去申请核定征收啊,简单多了,税务局给你定个数,按月交就行,省心!”老王一拍大腿:“还有这好事?具体咋弄啊?”

别急!今天咱们就专门聊聊个体户的“核定征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就像税务局根据你的行业、地段、规模这些情况,给你定一个“标准答案”,你按这个标准交税就行,不用天天扒拉计算器算细账,特别适合像老王这样账务比较简单的老板们。

核定征收是个啥?为啥个体户偏爱它?

简单说,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是税务局收税的两种不同方法:

  • 查账征收: 你得建好账本,清清楚楚记录每一笔收入、成本、费用,到时间了,用“收入 - 成本 - 费用 = 利润”,再按这个利润去算该交多少税,这适合账目规范、能准确核算的大户。
  • 核定征收: 税务局觉得你账目可能不全、难以准确核算(或者你主动选择),就根据你店面的情况(比如卖啥、在哪儿、多大面积、请了几个人、用了几台机器、大概能挣多少),直接给你“拍”一个计税依据或者税率,你就按税务局定的这个数交税,省去了建账、算账的麻烦。这就是个体户钟爱核定征收的核心原因——省事!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全攻略,从申请到避坑一次讲透 个体工商户怎么核定征收 第1张

举个栗子: 假设小李在夜市摆摊卖炒粉。

  • 查账征收: 小李得记录每天卖了多少份、每份多少钱、买了多少米粉、多少油、多少煤气……月底一算,收入5000元,成本2000元,利润3000元,按经营所得个税税率交税。
  • 核定征收(假设定额): 税务局看小李的摊位位置、规模,直接核定他每月应纳税额是600元,小李每月固定交600元就行了,不用天天记账算成本。

个体户核定征收,主要玩哪几种“花样”?

常见的有三种“定法”,适用场景和算法都不同:

  1. 定期定额征收(“双定”征收):最常见!最省心!

    • 适用对象: 规模小、没建账能力或建账不全、收入成本都难以准确计算的个体户,街边小店、小餐馆、修理铺、小摊贩很多都是这种。
    • 怎么“定”: 税务局会综合考虑你的经营地点、面积、地段、雇佣人数、设备、甚至参考同地段同行业水平,直接给你定好:
      • 月经营额: 税务局认为你一个月大概能做多少营业额。
      • 月所得税附征率: 一个百分比,用来算个税。
    • 怎么交税:
      • 增值税/附加税: 如果核定的月经营额 ≤ 10万(季度30万),目前政策下通常免增值税及附加(开专票除外)。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应纳个税 = 核定月经营额 × 所得税附征率
      • 关键点: 税务局会给你一张《核定定额通知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核定的经营额和附征率,你每月或每季按这个固定数申报缴税,雷打不动,像交水电费一样简单。
    • 老王案例: 税务局核定老王的五金店月经营额是3万元,所得税附征率1%,老王每月固定交个税:30000元 × 1% = 300元,因为月经营额没超10万,增值税和附加也免了,省心!
  2.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适合有点账但又不全的

    • 适用对象: 能提供部分收入或成本凭证,但难以准确计算全部成本费用的个体户,比如能提供主要进货发票,但日常零星开支票据不全。
    • 怎么“定”: 税务局不是直接定税额,而是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相当于利润率),国家有分行业的指导标准(比如零售业可能在5%-15%之间),税务局在这个范围内确定你的具体比率。
    • 怎么交税: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是重点: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2. 计算应纳个税:应纳个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适用经营所得5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 增值税及附加按实际开票或申报的收入计算。
    • 张姐案例: 张姐早餐店月收入大概能说清,有5万块,但油盐酱醋、水电煤这些小票丢了不少,成本算不清,税务局核定她餐饮业的应税所得率是10%。
      • 应纳税所得额 = 50000元 × 10% = 5000元
      • 应纳个税 = 5000元 × 5% - 0 = 250元 (5000元在第一级,税率5%,速算扣除0) 张姐需要按实际收入5万报增值税(如果没超免税额度就免),个税则按核定的所得率算出250元来交。
  3. 核定征收率征收:一步到位定税率

    • 适用对象: 和核定应税所得率类似,也是难以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部分地区推行这种更简便的方式。
    • 怎么“定”: 税务局直接核定一个征收率,这个征收率已经综合考虑了个税(经营所得)和增值税附加的负担。
    • 怎么交税:
      • 总税负计算: 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征收率
      • 这笔钱里通常就包含了增值税、附加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开票时,票面显示的增值税额需要单独体现,但最终整体税负是按征收率计算的。
    • 举个栗子: 假设税务局核定某小服装店征收率是1.5%,某月开票收入8万元。
      • 总应纳税额 = 80000元 × 1.5% = 1200元。
      • 这1200元里包含了增值税(比如按1%算,800元)、附加税(增值税的约12%,约96元)、剩下的部分(1200 - 800 - 96 ≈ 304元)就是核定的经营所得个税。老板不用细分,按1200元交就行。 超省心!

手把手教你申请核定征收(干货实操!)

想享受核定征收的便利?你得主动申请!流程大致如下:

  1. 自我评估: 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适合核定征收?账是不是真搞不定?规模是不是确实小?

  2. 准备“敲门砖”(关键材料):

    • 《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申请表》或《核定征收申请表》: 税务局官网或大厅领取,按要求填好。
    •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老板本人的。
    • 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 经营场所证明: 房产证复印件、租赁合同等,证明你的店开在哪。
    • 能证明经营情况的材料(越多越好): 租赁合同(看租金)、水电费单、进货合同或发票(大概知道成本)、销售记录(哪怕是小本本记的流水)、雇佣合同(有员工的话)、设备清单等。这些是税务局给你“定价”的重要参考!材料越充分,核定的可能越合理。
    • 公章。 (如果刻了章)
  3. 找谁办?

    • 线上: 登录你所在省市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找到“核定管理”、“定期定额户核定”或类似模块,按要求上传材料,提交申请,这是最方便的方式!
    • 线下: 带上所有材料,去你主管税务局的办税服务大厅,找综合服务窗口或个体工商户专窗办理。
  4. 等税务局“拍板”:

    • 税务局收到申请后,可能会派管理员到你的经营场所实地核查(“下户”),看看店面大小、位置、设备、大概经营情况是否和你申请的一致。
    • 他们会结合你提供的材料、实地情况、同行业同地段水平等信息,评估确定是否给你核定,以及采用哪种核定方式(定额、定率、定征收率),并计算出具体的核定经营额或核定率
    •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工作日到几周不等,耐心等待。
  5. 拿到“尚方宝剑”:

    • 审核通过后,税务局会出具一份重要的文件——《税务事项通知书》(核定定额/核定征收通知)。务必仔细阅读并妥善保管这份文件!
    • 通知书上会明确:
      • 核定征收的方式(定额?定应税所得率?定征收率?)。
      • 核定的关键数值(月经营额?应税所得率?征收率?)。
      • 核定的有效期(通常一年,到期可能需重新申请或自动续)。
      • 纳税申报期限(通常是按月或按季)。
      • 缴税方式和账户信息。
  6. 按“规矩”来申报缴税:

    • 拿到核定通知后,你就得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来。
    • 定期定额户: 通常每月或每季固定申报一次,即使当月没收入也要做“零申报”(电子税务局操作很简单),税款按核定额自动计算,确认无误后缴纳。
    •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率户: 需要按期(通常是按月或按季)如实申报你的收入总额(开票的+不开票的都要算上),系统或税务局会根据你申报的收入和你被核定的率,自动计算出应纳税额。即使季度收入没超30万免了增值税,这个收入额也要用来计算核定征收的个税!

核定征收虽好,这些“雷区”千万别踩!(血泪教训!)

核定征收省心,但绝不是“免死金牌”,理解有误容易吃大亏:

  1. “核定”不是“终身制”! 税务局给你的核定通知书上都有有效期(一般是一年),到期前,税务局可能会重新评估你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调整定额或率,甚至取消核定,让你转回查账征收!也可能因为你自己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面积扩大好几倍、明显更赚钱了)需要主动申请调整。

  2. “开票额度”是高压线! 这是核定户(尤其是双定户)最最最常踩的坑!

    • 双定户: 税务局给你核定的月经营额(比如3万),不仅是算税的依据,也隐含了你这个规模下合理的开票能力上限
    • 雷区: 如果你某个月份实际开出去的发票金额(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金额合计)大幅超过了核定的经营额(比如核3万,实际开了10万票),税务局系统会预警!轻则要求你补税(按查账征收方式倒推你的利润),重则直接取消你的核定资格,让你以后都查账征收,甚至可能被怀疑虚开发票引来稽查!双定户老板们,接大单开发票前,务必掂量一下核定额度!超了要么分月开,要么提前去申请调整定额!
  3. “不开票收入”不是“隐形收入”! 很多老板觉得,顾客不要票,这钱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藏起来,错!核定征收下(尤其是核定应税所得率和征收率),税务局要求你申报的是全部收入,包括开票的和没开票的(现金、微信、支付宝收款都算)!只申报开票部分,属于偷税漏税!大数据时代,金税系统比你想象的精明。

  4. “核定”不等于“免税”! 该交的税还是要交,只是计算方式简化了,免税政策(如小规模纳税人季度30万以下免增值税)依然适用,但个税(经营所得)在核定征收下通常还是要交的(定额户的附征率就是交个税的,定率/定征收率也包含个税部分)。

  5. “买专票”是作死行为! 核定征收户(特别是双定户)通常不具备规范的成本核算,税务局一般不允许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如果为了接大客户硬要去“买”专票,风险极高,极易被查,属于虚开,后果严重!

给个体户老板的“锦囊妙计”

  1. 进货凭证别乱扔! 虽然核定征收可能不要求你精确算成本,但保留主要的进货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万一税务局核查或你需要申请调整定额,这些都是强有力的证明!用个文件夹或手机拍照存好。
  2. “实际经营”要心中有数。 自己大概赚多少钱要有个谱,如果发现核定的税额和实际利润相差太离谱(比如核定交300,实际月赚3万),要么是当初申请时材料没给足,要么就是经营确实变化大了,赶紧主动去税务局沟通,看是否需要调整,拖着不处理,以后被查到补税罚款更痛。
  3. “核定通知书”当宝贝收好。 这是你缴税的依据,务必妥善保管,电子税务局一般也能查到。
  4. 定期自查“税种认定”。 登录电子税务局,看看自己的征收方式、核定期限、核定项目(增值税、个税等)是否和通知书一致,有疑问及时问税务管理员或12366。
  5. 与税务管理员保持良好沟通。 他们是直接对接你的人,经营地址、电话变更了,及时告知;对核定有疑问,礼貌咨询;有困难,提前沟通,态度好一点,沟通顺一点,很多事都好办。
  6. 关注政策变化。 税收优惠政策(如小规模免税额)、核定征收的管理要求等都可能调整,多留意税务局官方通知、微信公众号或靠谱的财税资讯。

核定征收,对广大账务处理能力有限的个体户老板来说,确实是一剂“减压良方”,它能让你从繁琐的账本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经营生意,但“省心”不等于“随心”,清楚了解它的运作规则、申请流程和潜在风险,合法合规地享受这份便利,才能真正做到“税”得安稳,生意兴隆!

老王听完这些,心里踏实多了,赶紧翻箱倒柜找租赁合同和进货单子去了,他知道,想要核定得合理,材料得备足,你也别光看着了,赶紧对照一下,你的税,交明白了吗?

个体户必看!核定征收全攻略,从申请到避坑一次讲透 个体工商户怎么核定征收 第2张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