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看!1分钟自查,你到底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搞错小心多交冤枉钱!
“老板,咱家是核定还是查账啊?” 相信很多个体户朋友都听过这两个词,但真要弄明白自己属于哪一种,怎么查?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心里直打鼓,别急,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查清楚,让你交税明明白白,不再花冤枉钱!
先说人话:核定征收 vs 查账征收,到底啥区别?
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税务局收税的两种“算法”:
-
核定征收:简单省心“一口价”
- 核心特点: 税务局根据你所在的行业、地段、规模等综合因素,直接给你核定一个固定的营业额(比如每月3万),或者直接核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比如每月交500块),这个额度不是你实际挣多少说了算,是税务局“拍板”定的。
- 适合谁: 规模小、业务简单、账本记得不太全或者干脆没记账习惯的小老板们,比如街边小吃店、小便利店、理发店、修理铺等。
- 优点: 超级省事! 你几乎不用操心记账算账,只要记住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按税务局核定的那个数去交税就行,就像交个“包月费”。
- 缺点: 无论你这个月生意是爆火还是冷清,都得按核定额交,生意好时可能占便宜(交得少),生意差时就亏了(交得多)。开票额度有限制,通常不能超过核定额度太多,不然税务局可能就要找你“聊聊”了。
-
查账征收:挣多少交多少“实报实销”
- 核心特点: 需要你老老实实记账!收入多少、成本花了多少、房租水电、材料人工等等每一项开支都得清清楚楚记在账本上,税务局会根据你真实的利润(收入 - 成本费用)来算你应该交多少税。
- 适合谁: 规模相对大一点、业务复杂、有规范记账能力或者请了会计的个体户,比如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店、工作室、批发商、网店大卖家等,或者你主动申请了开票量很大(比如经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局也会要求你查账征收。
- 优点: 相对公平,挣得多就多交,挣得少就少交,亏了可能暂时不用交(但要符合条件),开票限制小,只要业务真实,开票量可以比较大。
- 缺点: 麻烦! 你得建立完整的账本凭证,成本费用票要齐全,要会算利润,还得按时按规矩做申报(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对老板的财务知识要求高,或者得花钱请会计。

简单粗暴总结:
- 核定征收: 税务局“定价”,你按“固定套餐”交钱,省心但不够灵活。
- 查账征收: 你自己“报账”,按“实际消费”交钱,灵活但很操心。
重点来了!怎么查我到底是哪种征收方式?
想知道自己是哪种“套餐”,有这几种靠谱方法:
方法1:最直接——问你的“税务管家”(税务专管员)
- 怎么操作: 带上你的营业执照副本、身份证,直接去你归属的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找到导税台或者咨询窗口,礼貌地问:“您好,麻烦帮我查一下我这个个体户(报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
- 优点: 权威准确,当场就能得到明确答复,有啥不懂的还能顺便问问专管员。
- 缺点: 得跑一趟,可能要排队。
方法2:最方便——登录“电子税务局”查(强烈推荐!)
- 怎么操作:
- 用你的法人或者财务负责人身份,登录你所在省份的电子税务局官网或APP(搜索“XX省电子税务局”)。
- 登录后,通常在“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或者 “综合信息报告” 这类菜单下,找到“核定管理”或“税(费)种认定”、“纳税人信息”相关的模块。
- 点进去找“税(费)种认定信息查询”或者“核定信息查询”、“定期定额核定信息”之类的选项。
- 查询结果会展示税务局给你核定的所有税种(增值税、个税、附加税等)以及最重要的信息——征收方式/管理方式。
- 关键看哪里?
- 征收方式/管理方式栏目: 如果写着“定期定额征收”或者“核定征收”(可能具体到核定应税所得率或核定应纳税额),那就是核定征收!
- 如果写着“查账征收”、“据实申报”、“自行申报”等,那就是查账征收!
- 核定应纳税额/核定销售额: 如果这个栏目有具体的数字(比如月核定销售额30000元),那基本可以确定是核定征收,查账征收一般不会有固定核定数。
- 有效期: 注意看核定信息的有效期,过期了可能就需要重新核定。
- 优点: 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查,信息准确权威。
- 缺点: 需要注册并熟悉电子税务局操作(多用几次就熟了)。
方法3:翻箱底——找出税务局给你的“通知书”
- 找什么? 税务局在给你做税种认定或者核定定额时,通常会下发正式的文书,税务事项通知书》(税种认定)、《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通知书》等。
- 怎么看? 在这些通知书上,会白纸黑字写明你的征收方式是“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征收的一种主要形式)还是“查账征收”、“自行申报”等,通知书上也会有核定的具体金额(核定征收才有)。
- 优点: 有纸质凭证,最原始的证据。
- 缺点: 时间久了可能找不到,或者当初就没仔细看收好了。
方法4:留意“申报表”——申报时也能看出来
- 核定征收: 申报时通常填写的是《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中的“定期定额户”部分,或者专门的《定期定额纳税分月(季)汇总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通常是按季度申报核定的税额。
- 查账征收: 申报增值税时填的是完整申报表(即使小规模也是完整填写销售额等),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需要按季度预缴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并且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必须做汇算清缴填写《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要申报全年的收入、成本、利润!这个汇算清缴是查账征收的显著标志。
- 优点: 通过日常操作反向验证。
- 缺点: 需要了解不同申报表的区别。
方法5:看开票和记账要求
- 核定征收: 通常不强制要求建立非常复杂的复式账本,可能只需要简单的收支记录,开票量一般不能持续、大幅超过核定的销售额度。
- 查账征收: 必须建立符合规定的账簿(复式账或简易账),凭证要齐全(进销项发票、费用发票等),开票量相对自由,但必须与真实业务匹配。
- 注意: 这个方法只是辅助判断,不能作为唯一依据,有些核定户也可能有简单记账。
查清楚了,然后呢?这些关键点不能忘!
- “开票额”不是判断标准! 千万别以为“我开了发票就是查账征收”或者“我没开发票就是核定征收”,开不开票和征收方式是两码事!核定户也可以申请开发票(在核定额度内或按规定超额申报),查账户也可能有不开票收入(必须记账申报)!
- 查账征收≠必须请会计! 如果你自己有能力、有时间,严格按照规定记账、算利润、做申报,是可以不请会计的,但现实是,这对非专业人士挑战很大,容易出错导致风险,请专业会计或代账公司是更稳妥的选择。
- 征收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 核定变查账: 如果你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比如年收入轻松超过核定额很多),开票需求激增(特别是要开专票),或者税务局在检查中发现你的账务能力达标了,就可能要求你转为查账征收。
- 查账变核定: 如果你觉得查账太麻烦,规模也变小了,理论上可以主动申请改为核定征收,但税务局会严格审核,看你是否符合核定条件(比如账确实建不好),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查账改核定比较难。
- 查账征收的个体户,年度汇算清缴是硬任务! 这点极其重要!每年1月1日到3月31日,查账征收的个体户老板必须把上一年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都算清楚,算出最终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然后进行年度汇算清缴(填报B表),多退少补,不做或做错,会有滞纳金甚至罚款!核定征收一般没有年度汇算清缴(季度申报即可)。
- 税种认定很重要! 无论核定还是查账,税务局都会给你一个《税种认定表》,明确你该交哪些税(增值税、个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按什么期限(月/季)申报,这个表在电子税务局也能查到,务必看清楚,别漏报税种!
选哪个好?怎么选?
- 刚起步、规模小、业务简单、没记账能力/精力: 核定征收是首选,省心省力是王道,把精力放在搞好生意上。
- 规模较大、成本费用清晰可核算、有记账能力/愿意请会计、开票量大(尤其要开专票): 查账征收更合适,更能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生意好时税负可能更低(因为有成本抵扣),开票也更自由。
- 选择权不完全在你: 税务局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规模、行业、开票、建账能力)来判断你适用哪种,你可以表达意愿(比如申请核定或申请查账),但最终决定权在税务局。符合查账条件的,税务局会要求查账。
重要提示: 随着金税系统的强大和监管的完善,对个体户账务规范性的要求也在提高,即使是核定征收,也建议尽量做好简单的收支记录,保留好相关票据凭证(进货单、发票、房租水电费等),这不仅是应对可能的税务检查,更是你自己掌握经营状况、算清盈亏的基础!
场景小贴士:
- 老王早餐店: 每月营业额比较稳定,也就两三万,老王不会记账,税务局核定他每月销售额3万,交固定几百块税,老王适合核定征收,每月按时交钱就行。
- 小李设计工作室: 接项目,有设计费收入,也有电脑折旧、软件订阅、房租等大额成本支出,客户经常要求开专票,小李必须查账征收,需要详细记录每笔收入和成本,算出利润来交税,年底还要做汇算清缴,请个代账会计比较明智。
搞清楚自己是核定还是查账,是每个个体户老板的“必修课”! 别再稀里糊涂交税了,赶紧按照上面的方法去查一查吧!心里有数,经营不慌,该交的税一分不少,不该交的冤枉钱一分不多!生意才能做得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微信号:15137101602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
智小账专业税筹团队,专注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