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个体户别大意!做不做账?弄错小心罚款又补税!
“老王,听说你是核定征收?那敢情好,账都不用做了吧?省心省力!” 隔壁开小超市的老李一脸羡慕地凑过来。
老王刚办完税务登记,正为这事犯嘀咕呢:“税务局的同志是说核定征收,但也没说清楚要不要记账啊,我这心里总不踏实,万一哪天税管员找上门...”
这绝对是很多核定征收个体户老板的困惑和误区! 以为“核定”就等于“不用管账”?大错特错!咱就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最白的话讲清楚——核定征收的个体户,到底要不要做账?怎么做才合规、安全、甚至能帮你省钱?
先搞明白:啥是“核定征收”?它不等于“放羊”!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看你账实在搞不清楚、或者规模确实太小,直接给你定一个数或者定个比例来收税,它主要有三种常见姿势:
- 定期定额(“双定户”): 这是最“省心”的一种,税局直接拍板:老王,你这个小面馆,一个月核定营业额3万,按这个给你算税(比如每月固定交几百块增值税和个税),常见于街边小店、小摊贩、小修理铺。
- 核定应税所得率: 税局不直接定收入,而是看你干哪行,给个利润率(所得率),比如批发的核定所得率5%,零售的7%,餐饮的15%,你需要建个简单的账本记收入,然后用收入乘以这个率,算出你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经营所得个税税率表交税,规模稍大点的批发零售、小加工厂常用。
- 核定应纳税额: 税局直接给你定死一个要交的税额,这个比较少见。
关键点来了:核定征收 ≠ 税务不管!更 ≠ 你可以彻底不做任何记录! 它只是征税方式的简化,该有的经营痕迹、该留的证据链,一样不能少!否则,麻烦在后面等着呢。
灵魂拷问:核定征收个体户,到底要不要做账?答案分情况!

别想偷懒!答案不是简单的“要”或“不要”,得分情况,看你是哪种核定!
情况1:定期定额(双定户)—— 核心是“留凭证”!
- “做账”要求最低: 税务局不强制要求你建立规范的会计账簿(像公司那样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BUT!必须做到: 保存好所有收支凭证! 这是红线!
- 进货: 供应商开的发票、收据、送货单、付款记录(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截图)。
- 开支: 房租水电发票、支付记录;买菜买肉的清单(哪怕是小票)、支付记录;请人帮忙的工资条(如果有)、支付记录;运费单据、维修费收据等等。
- 收入: 虽然税局按定额收税,但你自己开的发票底联要留好!大额收款的记录(POS单、银行/微信/支付宝入账记录)更要保存。
- 为什么必须留凭证?
- 证明你确实在定额内: 税局怎么知道你实际经营没超过核定的3万(或5万、10万)?全靠你留的这些票和记录!如果某个月你突然开了很多发票,或者银行流水暴增,又拿不出合理解释和对应凭证,税局就有理由怀疑你超定额了!
- 应对税务检查/稽查: 万一哪天税管员上门,或者系统预警抽查到你,两手空空啥都没有?轻则要求补税(按实际经营额算!可能远超定额!),重则可能被认定为偷税,面临0.5倍到5倍罚款!老王面馆要是某个月接了婚宴大单,收入冲到8万,但没留菜单、采购清单、收款记录,被查到就得按8万补税+滞纳金+可能罚款,哭都来不及!
- 自己心里有本账: 留凭证才能算清自己到底赚没赚、赚多少,哪些成本高,方便经营决策,不能稀里糊涂啊老板!
情况2:核定应税所得率—— 必须建“简易账”!
- 明确要求: 这种核定方式下,税务局明确要求你建立简易的账簿进行核算!
- “简易账”长啥样?
- 记收入: 老老实实把每天/每笔收入记下来!可以用本子记,也可以用简单的Excel表格,日期、客户(大客户最好记)、金额、收款方式(现金/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是否开票(开了什么票,票号记一下) 是关键信息。(这是核心!)
- 记支出/成本: 把进货成本、房租、水电、工资(如果有)、运费等经营相关的开支,同样按日期、供应商、金额、付款方式记录好,对应的发票、收据、单据要编号保存好,和你的记录能对应上。
- 目标: 最终你能清晰地知道一个季度或者一年下来总收入是多少,因为计算税款时:应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收入总额就靠你这个账本!
- 为什么必须做简易账?
- 政策规定: 这是硬性要求!《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有明文规定,核定应税所得率的个体户属于“达不到建复式账标准但需要建账”的范围,必须建立简易账。
- 准确申报基础: 你每个季度报经营所得个税(个人所得税APP或WEB端),那个“收入总额”填多少?就靠你记的账!乱填?风险巨大!
- 证明所得率合理性: 虽然用了核定率,但税局也可能抽查,如果你的账显示实际利润率远低于核定率(比如你实际辛苦经营只有3%利润,核了7%),保存好完整凭证,你才有机会向税局申请调整(虽然很难,但有证据总比没有强),反之,如果你实际利润超高,又没记账,被查到补税罚款跑不了。
情况3:核定应纳税额—— 按要求来
这种比较少见,通常税局会有具体要求,核心还是:保存好所有经营相关的原始单据和凭证! 证明你的经营情况符合核定的税额。
不做账/不保存凭证?风险大到你睡不着觉!
以为核定征收就能高枕无忧?天真了!风险点一个比一个扎心:
-
被要求“由核定转查账”补巨税: 这是最常见也最痛的!触发点包括:
- 开票金额连续超定额: 比如核定月销售5万,你连着几个月开票都开到7、8万。
- 银行/第三方支付流水异常: 现在大数据厉害,你微信支付宝绑定了经营账户,流水哗哗的远超定额,系统立马预警。
- 被举报或抽查到: 同行眼红?顾客不爽?或者就是运气不好被抽中检查。
- 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 连续12个月销售额超过500万(工业企业50万标准已取消),强制升一般纳税人,必须查账征收。 一旦转查账,税局会让你补报历史收入!如果你啥凭证没有:
- 收入: 税局可能根据你的开票金额、银行流水、甚至参考同行最高水平来核定你的收入,往往远高于你实际收入!
- 成本费用: 你没有凭证?对不起,不能扣除!或者只允许你按最低比例象征性扣一点。
- 结果: 按极高的收入、极低的成本来补税! 算下来要补的税和滞纳金,可能比你过去几年赚的还多!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是梦,建材店张老板核定征收多年,因开票超量被转查账,3年补税+滞纳金+罚款近百万,店铺直接关张,教训惨痛!
-
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30万内免增值税(普票部分),个体户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内减半征收个税等,但你连自己收入多少都说不清,怎么证明自己没超限额? 税局不认,优惠飞了。
-
经营混乱,决策失误: 不做任何记录,赚多少?亏在哪?哪个产品赚钱?哪个客户靠谱?全凭感觉,生意怎么做大?怎么省钱?两眼一抹黑。
-
融资贷款难上加难: 想扩大经营,找银行贷点款?人家要看你经营流水、收入情况,你两手一摊:“我是核定征收,没账...” 银行经理礼貌微笑送你出门。
核定征收个体户,如何“聪明”地管账?实用建议!
别怕麻烦!这样做,合规又省心:
-
明确自己是哪种核定: 最最最基础的一步!看看税务登记信息、税管员告知书、或者电子税务局里的核定信息,是“定期定额”还是“核定应税所得率”?方法完全不同!(不清楚?马上去问税管员或打12366!)
-
定期定额户(双定户):
- 设立专用账户/收款码: 强烈建议!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单独开一个只用于生意的账户/收款码,公私分明,流水清晰可查,这是证明未超定额最有力的证据!
- 养成“留小票”习惯: 买根葱、交次电费、进批货,所有花钱的票据、记录,统统丢进一个专门的盒子(或拍照存手机专用相册),按月份整理好。
- 记录开票情况: 自己开了多少发票?给谁开的?金额多大?简单记下来(日期、客户、金额、发票号)。
- 定期(比如每月底)核对: 看看收款账户流水总额 + 现金收入估算(也要尽量有记录) + 已开发票金额,有没有明显超过核定的月定额?如果连续接近或超过,要警惕! 要么控制开票/收入,要么主动去税局申请调整定额(调高),避免日后被秋后算账。主动调整比被动稽查好一万倍!
-
核定应税所得率户:
- 必须建简易账! 没商量!买个带日期的大本子,或者用Excel/WPS表格(手机电脑都能同步,推荐)。
- 收入账(核心): 日期、客户/金额(分含税/不含税)、收款方式、发票号(如果开了票必填)。
- 支出/成本账: 日期、供应商/用途、金额、付款方式、对应凭证编号(比如C-202505-001,贴在凭证上),把收到的发票收据按这个编号整理好。
- 保存好所有凭证原件: 进货发票、费用发票、工资单(如有)、合同、运费单等,按时间或凭证编号存放。
- 定期汇总: 每月或每季度结束,把收入账加总,得到你的“收入总额”,这就是你申报个税的依据!确保和你留存的凭证、银行流水能大致对上。
-
所有个体户通用法宝:
- 用好免费工具: 微信/支付宝商家版自带简单记账功能;很多免费的记账APP(如“鲨鱼记账”、“随手记”等)操作简单,能满足基本需求,别让“不会”成为借口。
- “钱货”分家: 再小的生意,也尽量别用个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收大额营业款,前面说的专用账户是金科玉律。
- 发票管理要谨慎: 按需开票,别为“人情”或一点手续费就乱开、虚开,这是引火烧身!自己收的发票(成本费用类)要验证真伪(电子发票查平台),妥善保管。
- 不懂就问: 定期定额户如果某月有大额临时收入(比如接了个大工程),核定应税所得率户如果实际利润率和核定率差异巨大,主动咨询税管员或专业会计,了解如何处理最稳妥,别自作聪明。
精明老板,账目清爽
核定征收,是国家给小微个体户的“便利通道”,但绝不是“免责金牌”! “做不做账”这个问题,核心在于你如何理解“账”——规范的复式记账或许不需要,但清晰记录经营轨迹、完整保存收支凭证,是任何核定方式下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别等到税管员拿着流水清单找上门,你才翻箱倒柜找那张早已丢失的进货单;别等到贷款被拒,才后悔没把每日收入记清楚;更别等到补税罚款单砸下来,才哀叹“早知道...”。
聪明的个体户老板,懂得在“核定”的便利下,依然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把“流水”记清楚,把“小票”留妥当,心里那本“生意经”才能算得明明白白,这生意,也才能做得长长久久,安安稳稳。 核定征收省了核算的复杂,但经营的责任和智慧,一分都不能少。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