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个体户的税到底怎么算?一张表说清所有档位!
老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煎饼摊,生意红火,每月稳稳能赚两三万,前几天隔壁开水果店的小张忧心忡忡地找老王聊天:“王哥,我这小店每月流水五六万,可税务局说我得按核定征收缴税,这税到底怎么算?不会把我辛苦钱都收走吧?”老王也一脸懵:“可不是嘛!我也收到通知了,可那税率表看了半天,跟天书似的!”
别急!核定征收个体户的税远没你想得那么复杂。掌握税率表的核心逻辑,就能轻松搞懂自己该缴多少税,还能避免多缴冤枉钱,今天咱们就用人话拆解这张“神秘”的税率表,手把手教你算明白!
核定征收是个啥?为啥税务局要这么收税?
简单说,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看你这生意大概能挣多少钱,直接给你定一个“标准利润额”(专业点叫“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这个标准来收税,不用你天天记账、算成本那么麻烦。
为啥有这种方式?原因很实在:
- 省事! 像煎饼摊老王、水果店小张,每天起早贪黑忙生意,哪有时间做复杂的账?税务局也理解,所以对账不全、规模小的个体户,用这方法最方便。
- 公平基础。 税务局会根据你开的店类型、地段、面积、甚至用了几个人,参考同地段类似生意的情况,给你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赚钱标准”,比如老王煎饼摊在热闹小区门口,可能核定他每月利润9000元;小张水果店面积大点,位置也好,可能核定12000元。
- 管理高效。 对税务局来说,这样收税效率高很多,不用挨个查小店的账本。
关键点: 核定的是你的“赚钱能力”(应纳税所得额),不是你实际的收入!实际收入可能比核定高,也可能低,税务局就按核定的这个数来算税。
2025年个体户经营所得税税率表(核定征收适用)

这张表是核心!咱们结合例子看,保证秒懂: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核定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大白话解读 | 老王煎饼摊案例(核定额:9000元/月) |
---|---|---|---|---|
不超过3万元的部分 | 5% | 0 | 赚得少,国家大力扶持,税点超低! | 月核定额9000元 → 年核定额10.8万 第一档3万:3万 × 5% = 1500元 |
超过3万至9万元的部分 | 10% | 1500 | 生意有起色了,税率也还比较温和。 | 第二档区间:10.8万 - 3万 = 7.8万 8万 × 10% = 7800元 减去速算扣除数1500元?不对! |
超过9万至30万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生意做得不错了,税点相应提高。 | 老王全年总税额计算: 8万 × 10% - 1500 = 10800 - 1500 = 9300元 平均每月约775元 |
超过30万至50万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利润挺高了,税负也上来了。 | 小张水果店案例(核定额:1.2万/月 → 年14.4万): 4万 × 20% - 10500 = 28800 - 10500 = 18300元 平均每月1525元 |
超过50万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个体户里的“大生意”了,适用最高档。 |
重要说明 & 计算诀窍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这是关键!是税务局给你核定的全年“标准利润额”,比如老王每月核定9000元,一年就是 9000 × 12 = 108000元(10.8万)。
- “速算扣除数”:这是税务局设计的“计算器快捷键”,为了让计算更快,避免像老王例子中那样分段算(虽然分段算原理上没错,但麻烦)。正确用法是:找到你的全年核定额落在哪个区间,直接用该区间的税率乘以全年核定额,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这就是老王案例最后一步的计算方法(10.8万 × 10% - 1500 = 9300元),速算扣除数已经包含了前面低档次应缴税的差额。
- “超额累进”:这是税率设计的核心原则。不是所有钱都按一个高税率交! 你的利润(核定额)像爬楼梯一样,只有超过某个台阶的部分,才按那个台阶的高税率交,台阶以下的部分,依然按低税率,这保证了赚得少的个体户负担很轻,相对公平。
-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目前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大部分核定征收个体户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你的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连带着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这些也免了! 这是实打实的大利好,即使季度超30万,增值税征收率也仅为1%(非3%)。这意味着,老王和小张如果季度开票不超30万,他们前面算出来的经营所得税(9300元/年、18300元/年)基本就是最主要的税负了。
- 地方差异:核定征收的具体执行,各地税务局可能有细微差别,核定的利润率标准(比如餐饮可能是收入的10%-20%,零售可能是5%-10%等)、核定的周期(按月、按季、按年)可能不同。最准确的信息,一定要咨询你的主管税务机关,或者看税务局给你发的《核定定额通知书》。
核定征收个体户要警惕的风险点
核定征收方便是方便,但“坑”也不少,不注意可能多缴税甚至被罚:
-
开票额别超核定! 这是高压线!税务局给你核定的销售额/月(或季)是上限,比如老王被核定月销售额4万元,如果他某个月给一个大公司做了早餐供应,开了5万的发票,哪怕他实际利润没变,这个月就“超核定”了! 税务局很可能会要求你:
- 按开票额(5万)和税务局核定的该行业利润率(比如餐饮13%)来重新计算你的利润(5万 × 13% = 6500元)。
- 然后对这个重新计算的利润(6500元),按查账征收的方式(适用5%-35%税率)计算当月所得税。
- 这往往比核定征收的税多得多!老王可能因此一个月多交上千元税。对策: 如果预计某月开票会超,提前去税务局申请调整当月的核定定额!
-
别以为核定就不需要任何凭证! 虽然不要求做复杂账本,但基本的收入凭证(发票存根、收款记录)、进货凭证(发票、收据)、费用凭证(房租合同、水电费单、运费单等) 必须保存好,万一税务局核查,或者你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超核定、实际成本很高,这些就是救命稻草,保存期一般要求5年。
-
“双定户”的稳定性是双刃剑。 很多个体户是“定期定额”征收(双定户),税务局给你定好一年交多少税,每月或每季固定交,好处是省心,税负稳定。风险在于:如果这一年你生意特别差,亏本了,这个固定税额也得交;如果生意爆好,只要开票没超核定,税还是那么多,看似占便宜了,但可能引来税务局关注,明年给你调高定额。
-
被稽查的风险依然存在。 如果你总开票额接近核定上限、长期零申报、或者被举报等,税务局一样会来查账,如果发现你有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行为,补税+罚款+滞纳金一样跑不掉。
真实案例教训:
去年有个做服装零售的个体户李姐,核定月销售额5万,年底有个大客户订货,一个月开了8万多的票,她想着就一个月超点没关系,没去调定额,结果被系统预警,税务局让她按8万收入×核定利润率(假设7%)=5600元利润,再按20%税率交税1120元(查账征收方式计算),比她核定征收下应交的税(假设核定额对应年税约4000元,月均333元)多缴了近800元!还被要求写情况说明。
个体户老板的智慧选择:用好核定,长远规划
-
吃透你的《核定定额通知书》: 这张纸非常重要!上面清楚写明了:
- 核定期限(哪年哪月到哪年哪月)
- 核定的项目(是销售额还是所得额?)
- 核定的标准(每月/季/年 XXX元)
- 核定的税率或征收率
- 纳税期限(每月/季几号前交) 拿到后务必仔细看,不懂马上问专管员!
-
业务量波动大,主动沟通调整: 像前面说的,如果预计某个月份生意会特别好(比如节假日、接了单大生意),开票额会远超核定,一定要提前(在业务发生前或当月申报期内)去税务局找专管员,申请临时调高当期的核定定额。 虽然可能当月多交点税,但远比重算查账征收划算,也合规,生意变差了,理论上也可以申请调低,但通常比较难,需要充分证明。
-
保存好经营凭证是底线: 准备几个结实的大文件夹或文件盒:
- 收入类: 自己开出去的发票记账联、收款收据存根、线上收款记录截图/汇总表。
- 成本类: 进货发票(务必索要!)、进货收据、运费单。
- 费用类: 房租合同+付款凭证+发票、水电煤气费发票、物业费发票、宽带电话费发票、维修费发票/收据、有雇佣人员的工资表(若有)。 按时间顺序或类别整理好,保存至少5年。 关键时刻能自证清白。
-
关注政策,善用免税额度: 时刻关注国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如季度30万内免增值税),结合自己的核定销售额,规划开票节奏,在合规前提下,尽可能享受免税红利。 比如季度末临近30万了,非紧急的小额订单可以商量下季度初再开票。
-
生意做大做强,考虑转换征收方式: 如果生意越做越大,收入稳步增长,远超核定额度,或者你需要更准确地核算成本利润,主动向税务局申请改为“查账征收”可能是更优选择。
- 好处: 按实际利润交税,亏本不用交;利润率高时可能比核定划算(核定是按行业平均利润率算的,如果你的实际成本控制得好,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查账征收税可能更少);财务更规范,利于长期发展、贷款融资。
- 挑战: 需要建立基本账务(可以请兼职或代理记账),需要取得合规发票的成本意识要更强。 评估标准: 当你的实际年利润稳定地显著高于按核定征收方式计算的税负对应的利润水平时,就该认真考虑转换了,可以找专业财税顾问测算一下。
明明白白交税,稳稳当当赚钱
核定征收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省心省力的“保护伞”,用不好也可能变成“税务陷阱”,核心就是吃透那张税率表背后的逻辑,清楚知道自己被核定了多少,开票的红线在哪里。 别把《核定定额通知书》束之高阁,它是你合法经营的护身符之一。
作为个体户老板,你的精力应该更多放在怎么把煎饼烙得更香、水果挑得更新鲜、服务做得更贴心这些生意本质上,税务问题,懂了基本规则,守住关键红线(别超开票核定!保存好凭证!),再利用好免税政策,就能避免大部分风险。 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别猜别蒙,大大方方咨询你的税务专管员,或者找个靠谱的财税顾问,花点小钱咨询清楚,绝对比事后补税罚款划算得多。 生意红火,更要税得安稳!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