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定征收怎么做账?这份指南帮你避开所有坑!
当会计小李第一次拿到税务局的《核定征收通知书》时,心里直打鼓:“这核定征收到底怎么记账?和查账征收差别也太大了!以后成本票收不到怎么办?利润表还准不准?” 一连串问号在脑子里嗡嗡作响,手里那张薄薄的纸片,仿佛有千斤重。
别慌!如果你也和小李一样,对核定征收下的账务处理感到迷茫,这份通俗易懂的实操指南,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核定征收不等于糊涂账,清晰记录是每个企业合规经营的底线。
先搞明白:什么是核定征收?它为啥存在?
想象一下,你家楼下开了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铺,老板老王每天起早贪黑,卖多少包子、用多少面粉肉馅,全凭手感,根本没精力也没条件做详细的进出货记录和成本核算,年底了,税务局让老王按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老王怕是直接懵圈!
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在这种“账算不清楚”的情况下,根据行业特点、规模、地段等因素,“拍板”定一个你该交的税(或计算税的依据),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 定额核定: 最简单粗暴!直接定死你每月或每季度交多少钱,比如税务局核定老王包子铺每月固定缴纳500元所得税,无论当月是赚是赔、卖多卖少。
- 定率核定(核定应税所得率): 税务局给你核定一个“利润率”(应税所得率),你只需要用收入乘以这个率,再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就能算出该交的税,核定老王包子铺应税所得率为10%,某月收入5万元,则应纳税所得额 = 50,000 10% = 5,000元,应交所得税 = 5,000 5%(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税率)= 250元。(注意:应税所得率可能按收入核定,也可能按成本费用核定,实务中以税务局核定通知书为准)。
- 核定应纳税额: 税务局直接核定一个应纳税额,通常基于定额或定率计算得出,直接告诉你该交多少税。

核定征收的核心逻辑在于:税务局认为你难以准确核算真实利润(成本、费用凭证缺失或不完整是常见原因),于是采用一种相对简化、可操作的方法来确定你的纳税义务。 它大大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初创企业等的遵从成本,但同时也意味着你放弃了按实际利润“多退少补”的可能。
核定征收下,怎么做账?核心要点全解析
重点来了!核定征收不等于不用记账!记账是法律要求,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必需品,更是你了解自身家底的唯一途径。 它与查账征收在账务处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成本、费用类支出能否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被承认(即税前扣除)?
核心原则:核定征收下,税务局核定的税款是“结果”,你做账的目标是真实反映公司的资金流动、资产负债状况,但这个“结果”(核定的税款)本身,通常不依赖于你做账核算出的“会计利润”来计算。
怎么做?分情况看:
-
定额核定
- 特点: 税款固定,与你的实际收入、成本、利润统统无关。
- 账务处理(核心):
- 收入: 照常记!客户打款、现金收款,该记“主营业务收入”就记。这是了解你真实经营规模的关键!
- 成本 & 费用: 照常记!买菜买肉、付房租水电、发工资、买办公用品… 该记“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就记。这是掌握你真实支出、控制成本的关键!
- 计提企业所得税(关键步骤):
- 根据税务局核定的固定金额,在应缴纳的所属期(通常是季度或月度)进行计提。
- 会计分录示例(假设季度核定所得税额为1,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1,5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0.00
- 实际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 重要提醒:
- 你账面上核算出来的“利润总额”(收入-成本-费用) 税务局核定征收的计税基础,会计利润可能很高也可能亏损,但这都不影响你按定额缴税。
- 为什么还要记成本和费用? 为了管理!你得知道钱花哪了,赚的钱够不够覆盖开销,公司到底是在发展还是亏本赚吆喝,完整的账目也是应对工商、银行、甚至未来可能转为查账征收的基础。
- “无票支出”怎么办? 比如修电脑付了200块现金没要到票,这在核定征收下:
- 会计上:根据实际支出,凭收据(或自制凭证注明事由、经手人)正常入账,计入相应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维修费”)。
- 税务上:因为核定征收本身不依赖于这些成本费用计算所得税,所以这张“无票”在计算当期企业所得税时,不存在“调增”问题(不像查账征收需要纳税调增),但务必保留好收据等支付证明备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
-
定率核定(核定应税所得率)
- 特点: 税款 = 你的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企业所得税税率,核心在于你的收入!
- 账务处理(核心):
- 收入: 极其重要!必须准确、完整记录每一笔收入! 这是计算税款的直接依据,隐瞒收入=偷税漏税!收入确认原则与会计准则一致。
- 成本 & 费用: 照常记!理由同定额核定:为了内部管理和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即使税务局不看你详细的成本费用单来算税,你也要知道钱是怎么花的。
- 计提企业所得税(关键步骤):
- 在纳税期(通常是季度)结束时:
- 从账上汇总本期的收入总额(注意是总收入,不是会计利润!)。
- 收入总额 × 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小型微利企业5%) = 本期应纳所得税额。
- 会计分录示例(假设某季度收入总额100,000元,核定应税所得率10%,税率5%):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10% = 10,000元
应交所得税 = 10,000 5% = 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0
- 在纳税期(通常是季度)结束时:
- 实际缴纳税款时: 同上。
- 重要提醒:
- 收入记录是生命线! 开票收入、不开票收入、微信支付宝收款、现金收入…一个都不能少! 要建立完善的收款记录流程,税务局可能会通过你的银行流水、开票系统、甚至实际经营规模来核查你的收入申报是否真实。
- 成本费用入账: 同定额核定,该记就记,反映真实经营。无票支出同样按实际发生入账(保留支付证明),在计算核定税款时,不需要对这些无票支出进行纳税调整(因为税款计算不依赖成本费用明细)。
- 会计利润 vs 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核定应税所得率,两者是完全脱钩的,你可能账上亏钱,但还是要按收入乘以所得率交税。
-
核定应纳税额
- 特点: 税务局直接告诉你这期要交多少税(这个金额本身可能是根据定额或定率方法核出来的)。
- 账务处理: 与定额核定的账务处理完全相同。
- 收入、成本、费用照常记录。
- 按税务局核定的固定税额计提和缴纳企业所得税。
- 核心同定额: 税款是固定数,记账是为了反映真实经营,不是为了计算这个税。
核定征收下做账的“灵魂拷问”与实操细节
-
“无票支出”到底能不能入账?入哪里?
- 必须入账! 钱实实在在花出去了,对公司经营产生了影响,就应该在账上体现,这是会计真实性的要求。
- 入账依据: 取得发票是理想状态,如果实在无法取得发票(比如向个人零星采购、小额维修),务必取得载明收款单位、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信息的收据或支付凭证,并由经手人签字确认,自制原始凭证(如费用报销单)需详细填写事由、金额、收款方信息、经手人、审批人。
- 入账科目: 根据支出性质,计入对应的成本或费用科目。
- 买了一批原材料没要到票 -> “原材料”或“主营业务成本”。
- 付了500块疏通下水道没票 -> “管理费用-维修费”。
- 给员工发的现金加班补助 -> “应付职工薪酬” -> 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工资”等。
- 税务处理(再强调): 在核定征收(定额/定率/核定税额)方式下,这些无票支出在计算当期的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因为税款计算方式本身就不依赖于这些成本费用的扣除,但务必保留好所有支付凭证和内部审批记录,以备税务局查验业务的真实性(避免被认定为虚构支出转移资金)。
-
固定资产怎么处理?折旧还能提吗?
- 必须入账! 电脑、打印机、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买回来就是公司的资产,必须登记入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 折旧照常计提! 会计上,为了合理反映资产损耗和真实利润,需要按月计提折旧,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
- 税务处理: 同“无票支出”,核定征收下,计提的折旧费在计算当期企业所得税时,同样不需要考虑其对税款的影响(不参与调整)。 你花1万元买了一台打印机(假设不符合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政策):
- 会计处理: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然后分3年计提折旧,每月计入“管理费用-折旧费”约278元。
- 税务处理(核定征收):无论你计提了多少折旧费,都不影响你按定额/定率/核定税额计算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在定额和核定税额方式下,你买固定资产这1万元支出本身,在支付时已经计入了“固定资产”科目,并没有在支付当月计入费用影响会计利润(也就不会间接影响核定税款),在定率方式下,买固定资产的支出不影响收入,所以也不影响按收入核定的税款。
- 重要区别: 如果是查账征收,这1万元买打印机的支出,要么通过折旧分期在税前扣除,要么符合政策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扣除,但在核定征收下,这笔支出在税务处理上(计算所得税时)没有扣除效应,这是核定征收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成本!相当于你为购买固定资产所花的钱,其对应的“税收利益”在核定征收方式下是无法体现的。
-
收入都怎么记?微信、支付宝、现金怎么办?
- 所有收入,必须全部、及时、准确入账! 这是红线!
- 记账基础: 按权责发生制(业务发生、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或收付实现制(实际收到钱时确认收入,小企业常用),选择一种并保持一贯性。
- 具体操作:
- 对公账户收款: 最规范,依据银行回单入账,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
- 微信/支付宝收款(绑定私户): 强烈建议开通商户版! 如果钱进了老板个人微信/支付宝:
- 务必每日/定期将经营款从个人账户提现或转账到公司对公账户(备注“经营收入”)。
- 依据提现/转账到公户的银行回单和个人账户的收款记录(截图或明细) 作为附件,确认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 风险提示: 长期、大量经营款滞留老板私人账户,极易引发公私财产混同的法律风险(比如公司负债,老板个人账户的钱也可能被追偿),更会被税务局重点监控,认定为隐匿收入偷税!
- 现金收款:
- 及时存入银行! 尽量避免大额现金留存,存入时备注“现金收入”。
- 依据现金缴款单(银行回单) 和内部开出的收据(客户联存根)或销售清单作为附件,确认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 必须建立完善的现金日记账,记录每一笔现金收支。
- 不开票收入: 同样要确认收入!依据收款记录(银行、微信、支付宝、现金)和内部销售记录(出货单、销售清单等)入账,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表还有用吗?怎么看?
- 非常有用!而且是核心管理报表!
- 作用:
- 反映真实盈亏: 虽然税务局核定的税不基于这个利润,但这个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才是你经营成果的真实写照!它能告诉你公司到底是在赚钱还是亏钱,核定征收下账上显示亏损是很常见的(因为很多真实成本费用入账了,但税务不认)。
- 成本费用分析: 看看钱都花哪了?哪些费用超支了?成本控制得好不好?为经营决策(砍掉亏损业务、控制费用、调整定价)提供直接依据。
- 评估核定征收是否划算: 对比账上实际利润和按核定方式计算的“税务利润”(如定率下的 收入*应税所得率),看看哪种方式对你更有利?这关系到未来能否或是否愿意申请转为查账征收。
- 怎么看: 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管理费用总额及明细、销售费用总额及明细、最终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析趋势(同比、环比)、分析结构(各项费用占比)。
老会计的忠告:核定征收做账的“避坑”指南
- “核定”不是“放任”: 绝不能认为核定征收就可以不记账、乱记账或者只记个流水。规范、完整、真实的账目是企业的护身符。 工商年检、银行贷款、申请补贴、引入投资、甚至未来可能的税务稽查,都需要看得过去的账本,核定征收只是简化了税款计算方式,不是免除了记账义务!
- “专户管理”是底线: 务必开立对公银行账户!所有经营相关的收支,尽可能通过对公账户进行。 严格区分公司财产和老板个人财产,微信支付宝收款,尽快升级为商户版并入账到公户,个人卡收公司款是大忌!
- “流水账”是基础: 即使是最简单的核定征收小买卖,也请务必建立清晰的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销售收入明细账、费用明细账,记录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这是做账的源头,也是应对检查的第一手资料,一张Excel表也能做,关键是坚持记、记清楚。
- **“凭证意识”要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