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省心省钱秘籍,算税原来这么简单!
小规模企业福音!搞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省钱省事真轻松!**
老张开了家小文具店,李姐经营着社区小餐馆,王工刚成立了个小小设计工作室... 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主,他们最常跟我念叨的烦恼是什么?“账太难做!税太复杂!请不起专业会计怎么办?” 别急,今天要聊的这个“小规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可能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省心省钱大招!
“核定征收”是啥?税务局给你“拍个板”!
想象一下查账征收:你得把一年365天的每一笔收入、每一分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发票一张不能少,成本费用算得明明白白,最后才能算出利润,再按利润的25%(基本税率)交企业所得税,这对很多业务简单、规模小、账务能力有限的企业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核定征收,就是税务局体谅小企业的难处,换了一种更“接地气”的算法:
- 不看你的账本利润了! 不用你提供完整精确的成本费用凭证。
- 看你的收入(或成本)! 税务局主要依据你的开票收入(或经营成本)来推算。
- 给你定个“利润率”或者直接定个“税负率”! 这就是“核”的核心,税务局会根据你所属的行业、经营规模、地段等综合情况,预先设定一个比例:
- 核定应税所得率。 核定你所在行业的利润率是10%,如果你一年开票收入是100万,税务局就认为你的利润是 100万 * 10% = 10万,然后对这10万利润,按小微企业优惠税率(后面讲)计算所得税。
- 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更直接!税务局经过调查评估,直接核定你一年应该交多少企业所得税,直接告诉你一年交5000块,这个方式相对少见一些,通常用于规模特别小、情况特殊或难以准确核定所得率的纳税人。
- 算税变简单! 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收入额(或成本额),套用税务局核定的比例或税额就行了,大大简化了计算和申报过程。

一句话大白话总结核定征收:税务局不跟你细算成本利润了,直接根据你的“流水”(收入)或者“花销”(成本),乘以一个它定好的“系数”(所得率),或者直接告诉你一个固定“数”(税额),这就是你要交的企业所得税!省去了做复杂账的麻烦。
谁能用上这个“省心大招”?
核定征收虽好,但不是所有小规模企业都能申请,税务局主要考虑以下几类:
-
账本“理不清”型:
- 依法可以不设账簿的: 规模实在太小,按法规允许不建账。
- 应该设账但“没能力”设的: 想建账,但确实没专业能力,搞不定。
- 账本设了但“一团乱麻”的: 虽然有账,但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单据残缺不全,漏洞百出,税务局一看就头大,根本没法查。
- 账本设了也看似完整,但成本或费用明显“瞎编”的: 比如为了少交税,虚增了一大堆成本费用,被税务局一眼识破。
-
发生了纳税义务,但像个“闷葫芦”不吭声的: 该申报不申报,经税务局责令申报还是拖着不报。
-
申报了,但申报内容明显不合理,又提不出合理解释或拒绝提供资料的。
- 关键点: 税务局是依职权核定,不是企业想选就能选,通常是在企业设立税务登记时,或者在后续管理中被认定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税务局才会通知企业采用核定征收方式,企业如果觉得自己符合条件,也可以主动向税务局提出核定申请。
核定征收到底有多“省”?优惠照样享!
很多老板担心:核定征收是不是就没优惠了?错!国家给小微企业的普惠性税收红包,核定征收企业一样能领!
核心优惠(2025年1月1日 - 2027年12月31日):
- “应纳税所得额”打折: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注意,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在核定征收下,就是你按核定应税所得率计算出来的那个“利润额”。
- 低税率: 按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优惠计算公式(针对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应税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25% × 20%
超级简化版: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 应税收入总额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5%
*(因为 25% 20% = 5%)**
举个栗子 🌰: 老张的文具店被税务局核定为“零售业”,应税所得率是7%,2025年他的开票总收入是80万元(假设均为应税收入)。
- 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即视为利润) 80万(收入) × 7%(核定所得率)= 5.6万
- 第二步:享受小微优惠计算税额 5.6万(应纳税所得额) × 25%(所得额打折) × 20%(税率) = 5.6万 × 5% = 2800元 (或者直接用简化公式:80万 × 7% × 5% = 2800元)
看明白没?老张一年80万收入,最后企业所得税只交了2800块! 这要是查账征收,他得把进货成本、房租水电、人工等所有开支凭证都备齐,算出利润后再交税,对一个小店来说,工作量巨大,还可能因为凭证不全导致税交得更多,核定征收让他省心又省钱!
实务操作指南:怎么申请?怎么申报?
-
如何“被核定”?
- 新办企业: 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人员会根据你提供的初步信息(经营范围、预计规模、人员情况等)进行判断,如果你符合核定条件,或者你主动提出申请并提供理由(如确实无建账能力),税务局可能会在初期就给你鉴定为核定征收(通常是核定应税所得率)。
- 存量企业: 如果税务局在日常管理、纳税评估或检查中发现你符合核定条件(如账册混乱、无法查账),会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你将被调整为核定征收,并会明确核定的方式(所得率还是税额)和具体比例或金额,企业也可以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确实难以准确核算,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申请核定。
-
核定后怎么“报税”?
- 按期申报: 核定征收企业也需要按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通常是季度终了后15日内),并在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进行年度汇算清缴。
- 申报表不同: 核定征收企业填报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这张表是专门为核定征收企业设计的,核心就是填你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 (根据税务局核定你的依据),然后系统会自动带入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或直接是核定税额),计算出当期或全年应缴税款,操作比A类表(查账征收用)简单得多。
- 关键: 务必确保填写的收入额(或成本额)真实准确!这是核定征收下你的纳税基础,隐瞒收入是偷税,后果严重!
用好“省心大招”,这些坑千万别踩!
核定征收省事,但也不是“免死金牌”,这些风险点必须牢记:
-
收入是“生命线”,务必如实申报! 这是核定征收下税务局最关注的点,所有开票收入、不开票收入(比如小店收的现金),都必须如实计入“收入总额”。藏匿收入等于直接偷税! 税务局有金税系统、有发票数据、有第三方信息(比如银行流水、支付平台数据),很容易比对出来,处罚非常严厉!
-
“核定额”不是万年不变! 税务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或税额,不是一劳永逸,当你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业务模式转型、规模显著扩大或缩小),或者原核定明显不再合理(比如你所在行业整体利润率因政策或市场发生巨变),税务局有权重新进行调查核定,企业如果觉得核定的比例过高或过低,有充分理由也可以申请调整。
-
“小规模”有收入红线!开票太多可能“毕业”!
-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 连续12个月(或4个季度)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2025年政策),会被强制升为一般纳税人,虽然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与增值税纳税人身份没有直接、必然的绑定关系(理论上一般纳税人如果符合条件也可能被核定企业所得税),但在实践中:
- 收入规模持续过大(远超小规模标准),税务局很可能会重新审视你是否还符合“难以准确核算”的核定条件。
- 收入做大了,管理相对规范了,税务局可能更倾向于要求你健全账簿,改为查账征收。
- 企业所得税小微优惠有门槛: 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就享受不了优惠了,在核定征收下,如果你的收入额巨大,乘以应税所得率后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那么超过部分就不能享受减按25%和20%的优惠了,需要按25%全额征税,虽然核定本身还在,但税负会跳升。务必关注自己的收入规模和核定的所得率,预估“应纳税所得额”是否逼近300万红线!
-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 连续12个月(或4个季度)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2025年政策),会被强制升为一般纳税人,虽然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与增值税纳税人身份没有直接、必然的绑定关系(理论上一般纳税人如果符合条件也可能被核定企业所得税),但在实践中:
-
成本费用凭证不全?关键时刻可能吃亏! 虽然核定征收主要看收入,但如果你发生了大额的、与经营直接相关的资产损失(比如火灾烧毁存货、设备报废),或者想申请一些特定的税收优惠(如购置环保、节能、安全生产设备抵税),通常还是需要提供相关合法有效的凭证去税务局备案或申请,平时完全不保存任何单据,遇到这种情况就抓瞎了,建议基本的、大额的重要凭证(大额采购合同、发票,固定资产发票等)还是妥善保管。
小规模核定征收,用好是真香!
对于账务核算能力薄弱、业务相对简单、规模不大的小规模企业来说,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无疑是一项极具实用价值的政策,它:
- 极大简化了账务处理: 不再为成本费用的归集、分摊、凭证焦头烂额。
- 显著降低了纳税遵从成本: 省下了聘请专业会计或代账的不少费用。
- 税负清晰可预期: 只要知道收入和核定率/额,就能算出税,便于经营决策。
- 普惠优惠叠加享受: 国家给小微的减税红包,核定征收企业一样能拿。
用好它的关键秘诀就是:
- 收入要真实! 这是底线,也是高压线。
- 关注核定的比例/额度是否合理。 经营变化大时,及时沟通税务局。
- 警惕收入规模暴涨。 避免触碰增值税小规模转一般纳税人标准,并留意企业所得税小微优惠300万所得额红线。
- 重要凭证别全扔。 以备不时之需(如资产损失、申请特定优惠)。
老张、李姐、王工们,如果你们正被复杂的账税搞得晕头转向,不妨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核定征收的条件,主动了解一下政策,或者和税务局专管员沟通沟通,说不定这个“核定征收”的省心模式,就是解开你烦恼的那把钥匙!省下的时间精力,多琢磨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得更好,那才是硬道理!合法合规是前提,用好政策是真本事!

专业税筹师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复制微信号